李遼
摘要:我們可愛的家鄉米脂,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它有著非常豐厚的文化底蘊,將本土文化滲透到幼兒的教育活動中,根據米脂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資源來選擇和調整活動內容、開展主題探索活動,有助于增強本土文化的吸引力,不僅能充分調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激發孩子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關鍵詞:本土資源;開發;豐富;特色
幼兒教育不等于幼兒園教育,必須樹立大教育觀,更新教育資源觀,讓教育跨越幼兒園的圍墻。應該綜合開發、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創造良好的條件,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我園地處米脂古城區,設施相對落后,和新修幼兒園相比,大型設施和設備的利用相當欠缺,可直接為幼兒提供的材料有限,但我們發現這里也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廣闊的自然資源,我們深刻地意識到其中蘊藏的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的價值。但是如何將這些本土資源變為適合孩子學習、探索的資源呢?又如何將本土資源有機整合、促進幼兒發展呢?在《綱要》精神指導下,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應立足米脂本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并將本土資源有機地加以整合,創造性地開展一系列探索性活動,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課程體系,培養幼兒的本土意識,讓幼兒充分地感受到家鄉的變化和發展,萌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激發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人文資源的利用,可以豐富教育活動內容
幼兒的生活非常切實地根植于他所處的文化土壤,日常生活是文化的浮現。每一種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價值和內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在幼兒熟悉的地方特色文化中獲取教育的資源,利于擴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利于幼兒在自主狀態下主動構建新的經驗。我們應充分利用米脂有文化縣的美譽、有豐富的特產、有美味小吃等這些本土資源所隱藏的富有教育價值的教育資源。
1.利用米脂悠久的歷史,開展教學活動
2021年百年建黨之際,米脂的紅色文化分外渲染,9月份,習總書記來米考察,米脂高西溝本土文化凸顯風采,楊家溝革命舊居,從“最小的司令部”到“最大的人們解放戰爭”等等。米脂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在歷史長河中涌現出明未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開明人士李鼎銘、民主斗士杜斌丞、抗日名將杜聿明以及劉瀾濤、郭宏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組織幼兒去參觀這些地方,從小樹立熱愛米脂,長大后要為家鄉做貢獻的理想。
2.利用家鄉名特產多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
米脂人民勤勞勇敢,家鄉的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家鄉的人民更用他們的智慧和雙手創造許多特產、名產。如:米脂小米、闖府宴酒、老窯洞酒、米脂驢板腸、米脂果餡、米脂油糕等等,隨著交通業的便利發達,越來越多的家鄉特產流向社會,家喻戶曉。為了讓幼兒了解家鄉這一特產,了解家鄉人民制作特產,拉近他們與勞動人民的感情,我們發動家長收集有關家鄉土特產的實物,例如,我們讓孩子們收集各種小米,讓孩子們通過欣賞、有目的的觀察,分別說出小米的各種做法和用途,從而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和動手能力。
二、利用當地自然資源,擴充教育內容
讓教育回歸真實的生活,讓幼兒回歸大自然的環境,這是綱要中的新理念。大自然是一部真實、豐富的百科全書,蘊藏著巨大的教育財富,為幼兒獲得對世界的感性認識提供了天然的場所。利用自然資源,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成長具有很好的良性作用。它不僅培養了幼兒自發的探索精神、創新的初步意識和動手能力,而且還增強了自我意識,陶冶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操,萌發了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1.帶孩子感知大自然
我們帶孩子去周邊的農村,去踏青,去遠足,走走田間的小路,在田野里拾麥穗,跨跨小路上的小溝等等。讓孩子們運用自己的方法,走過小溝;踩踩田野泥濘的泥土,孩子們自由議論著。為什么泥粘在腳上?為什么麥穗會長田野里?又如在寒冷的冬天,遇到難得一見的下雪天,我們立即改變教學計劃,帶著孩子們在雪地里堆雪人、學本領,孩子們玩的高興,在玩中也直接感受并體驗到了一些知識和學問:太陽出來,雪會融化嗎?雪像白糖可為什么不是甜的?還一個勁的問這問那……
2.將自然“資源”帶進“教室”,激發幼兒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我們可以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養一盆花,把它們帶到班級的自然角進行觀察,并讓每一位幼兒定期做好觀察記錄,很多孩子每天一到幼兒園就會問老師,老師,老師,這盆花什么時候才能長高啊?更有的孩子一到幼兒園就去觀察自己的花了,過了一段時間,有的花長出花骨朵了,孩子們就更覺得奇怪了,這是什么呀,為什么要長花骨朵呀,孩子的問題一個接一個,等到花骨朵慢慢開花了,孩子們這才松了一口氣,原來花朵是由花骨朵變的呀。這樣的觀察就使幼兒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植物的生長過程。幼兒在實踐中獲得的知識印象深刻,記憶牢固。
三、利用家長資源,拓展活動空間
幼兒和家長是密不可分的,幼兒在幼兒園開展活動,家長的合力配合非常重要。如何合理使用家長資源呢? ?一直我都認為,幼兒園開展工作家長支持配合,就是一種家長資源的利用,每次開展主題,需要家長為幼兒帶來與主題相關的材料或者一起幫忙找資料,需要家長幫助收集各種資料,但是家長并不知道為什么要搜集那些資料,怎樣幫助孩子探索有關小米和剪紙的知識等等,于是通過對課程指南的解讀,通過對家長介紹新課程的精神,家長資源的合理利用,讓家長了解,他們的任務不只限于詢問孩子今天學到了什么或帶了什么東西,還應需要家長的共同參與,和孩子一起在家里或到生活中去探索延伸主題活動。??? 因此,這種教育所蘊含的巨大潛能,是很多課堂教育活動所無法比擬的,它帶給孩子的是一種直接參與式學習,體驗式學習,開放式學習,同時也美化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更能使孩子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和成長的快樂。
總之,我們要充分利用周邊環境資源,家庭教育資源,結合本土文化,帶幼兒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有目的地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資源,就能有效的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