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蘭
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餐桌飲食種類也愈發豐富,對肉類的需求旺盛。肉類養殖業發展迅速,同時畜禽疫病發生率也逐年升高。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問題,畜禽疫情防控必須受到重視。本文將基于我廣泛的社會基層調查與豐富的工作經驗,著重闡述基層獸醫如何開展畜禽疫情防控工作。
關鍵詞:基礎獸醫;疫情防控 ;誤區與措施
1 基礎畜禽疫病防控的作用
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同時也越發重視食品健康與保健功能。畜禽是人民餐桌中常見的肉類食品,畜禽類的數量和質量必須要得到保證和加強。所以,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強畜牧業養殖的食品安全的監督和管理,從而促進畜牧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相關部門一方面要維護畜禽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要保證畜牧業的疫情的防控保護。基層獸醫必須要加深自己對基層畜禽疫情防控的認識,不斷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包括飼料、獸藥、管理與加工等環節的生產監管,保證肉類的生產安全與質量。
2 基層獸醫在畜禽疫情防控中的誤區
2.1 盲目用藥現象
多數基層獸醫其文化程度較低,對印度的防控工作并未收到專業的培訓。此外,大多數獸醫的臨床經驗明顯不足,所以在治療過程中總是存在過度依靠自身經驗治療的現象,導致治療的效率低下。部分基層獸醫工作人員也會存在不重視用藥記錄的現象。對于患病的畜禽并未采取解剖研究,只對畜禽的常見病用藥,比如發燒、止瀉等。當治療一旦見效就立刻停止或者用藥過度。所以,在畜牧疫病防治的過程中存在用藥的盲目性。部分基層獸醫在畜禽出現感冒發熱癥狀時,會盲目的診斷為疫情,忽略了畜禽本身的抗疫性。在疫病治療用藥方面非常盲目,不利于畜禽的體能恢復,造成畜禽的機能下降,自身免疫能力降低。此外,基層獸醫在防控過程中總是存在濫用抗生素的現象。抗生素在治療畜禽中毒和中暑時沒有任何的用處,過度使用甚至會破壞畜禽腸道的平衡。有的規模養殖場的獸醫工作者聽聞在近期爆發的某種疫病,馬上就進行免疫接種,由此導致了養殖場環境的污染更為嚴重,增大了病毒進入養殖場的可能性。比如雞傳染性氣管炎疫苗。畜禽疫情爆發的原因包括了內因和外因,所以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找到疫情爆發的原因對癥下藥,同時也不能忽略畜禽自身的抗疫性。在臨床案例中,總會存在疫病還未完全控制就停止用藥的現象,這樣容易造成病情的再次復發。在疾病發現初期,獸醫工作者并未及時的報告上級部門,由此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2.2 防治操作不規范
由于基礎獸醫缺乏臨床治療經驗,所以在基層畜禽防控工作中工作能力低下。在畜禽爆發疫情時不能有效的對癥下藥,對待任何的疫情都采用抗生素等藥物。另外,對畜禽的用藥途徑不清晰,不會根據藥物本身的要求用藥,比如將注射用藥口服,將口服用藥肌肉注射。從而導致畜禽疫情防控效率低下。相應的藥物需要選擇相應的途徑合理使用,使用途徑直接影響到使用的效果。動物的消化性疾病需要采用口服藥物,畜禽的炎癥一般采用肌肉注射用藥。大多數家禽一般采用飲水與拌料的方式給藥。例如家豬的味覺、嗅覺系統發達,敏感度高,倘若藥物的氣味或者刺激性過大,家豬很難服用下。此外,某些藥物本身不適宜口服,比如抗菌素。畜禽的用藥可以根據科學的免疫教程,使用滴鼻點眼、注射等方式。倘若操作的方式不當,疫苗則不能發揮出其本來的作用。比如給雞點眼時,點后就將雞放下,藥物有可能會從雞的眼中飛出;在注射疫苗時,注射部位不對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2.3 疾病診斷不合理
隨著畜牧業產業的擴大化,傳染性種類越來越多,治療也愈發復雜。尤其是某些疾病的潛伏期長且很難發現并及時接受治療。大多數的動物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許多疾病會出現混合感染的現象,臨床癥狀十分復雜,診斷工作難度非常大。基層地區普遍缺乏專業的檢測設備和設施,同時基層獸醫也缺乏專業知識。在診斷過程中,大多數基層獸醫只能根據畜禽表現出來的癥狀做出判定。但是在臨床中時常存在癥狀相同但病理不同的現象。獸醫在醫治過程中嘗嘗會對某一種疾病做出治療,而忽略其他疾病,所以整個疾病治療過程效率較低,藥物使用的效果差,導致傳染病反復傳播。
2.4 劑量使用不合理
在使用相關藥物時,多數基層獸醫并不會嚴格按照說明書來知道用藥,而是隨意憑借自身的經驗用藥。一般情況下,畜禽藥物使用的劑量必須依照畜禽的體重來計算,藥物使用說明書上也會給出藥物使用劑量的上限。這樣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劑量過重的現象出現。然而,由于絕大多數基層獸醫本身醫療水平不高,所以在用藥過程中很難把控藥的劑量,沒有精準的計算方法讓藥物劑量具備科學性,所以存在第一次用藥劑量并未達到理想狀態時,后續會加大藥物的使用劑量,由此導致畜禽會意外中毒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 畜禽防控問題的應對措施
3.1 加強基層獸醫專業知識培訓
畜禽動物防控工作要有效開展必須要全體基層獸醫共同努力。基層獸醫需要按照實際情況治療疾病,保證整個用藥過程的科學性和完整性。尤其是在基層獸醫人員專業知識方面需要廣泛拓展,增強整個獸醫隊伍的專業性與團結性。在建設基層獸醫隊伍時,提高基層獸醫的專業知識儲備與能力是關鍵所在。在專業培訓過程中必須要定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專業技能培訓,著重講解藥物使用的原理和正確途徑,普及藥物使用的正確原理,從而從根本上杜絕盲目用藥的現象發生。針對現階段基層地區的獸醫隊伍專業知識儲備不足,臨床經驗缺乏,工作能力不足的問題,各級的政府部門必須為基層獸醫提供充足的專業培訓的機會。定期安排專業的獸醫去基層指導工作,實現一對一的跟蹤指導服務。
另外,相關部門可以定期開展知識講座交流會,讓每個基層的獸醫隊伍進行專業知識的交流,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擴充專業知識。在基層獸醫培訓工作中,要完善培訓的方式與培訓的知識內容,擴展交流的平臺,實現專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完善化,同時促進基層獸醫工作的高效發展。
3.2 提高基層獸醫的治療水平
在基層獸醫通過機構平臺學習完相關的專業知識后,必須要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診斷治療工作中。同時發現診治過程存在的不合理的問題,及時分析總結,由此提高知識應用的效率。基層獸醫工作者必須對每一種藥物的選擇、使用和治療效果有清晰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有針對性的運用和練習。認真對待每一次實際走訪,將專業知識和實踐有效的結合,提高自身的治療水平和能力。基層獸醫培訓單位應該在專業知識培訓過程中,配合實踐教學培訓,并且理論和實踐的充分結合,由此提高整個工作隊伍的診療水平。此外,地方基層政府部門應該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構建基層動物實驗室,配制專業化的疫病監測設備。當出現疫病時,獸醫人員可以及時采集資料、解剖研究、抑制疾病傳染。并且利用相關的技術設備挑選出適合治療藥物進行防治。
3.3 確保診療過程合理
在基層獸醫診治過程中必須要確保過程的充分合理性。第一,使用針對性藥物時必須要提前對患病的畜禽做好試敏性檢測,同時依據患病畜禽的具體癥狀綜合做出判斷,有針對性的制作完善的治療方案。第二,在藥物劑量使用方面一定要嚴格控制,按照藥物的有效說明來使用,杜絕隨意增加或者減少劑量的現象。第三,給藥途徑必須要正確。口服的藥物不可隨意肌肉注射,從而避免意外反應的發生。對于大多數畜禽而言,靜脈注射的效果要好于口服用藥,所以基層獸醫必須要加強研究,找出比此方法更加有效的方法。
有針對性的用藥。在畜禽產生疫病時需要先做好藥物的試敏性測試,篩選出對畜禽過敏性藥物。臨床中獸醫需要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一方面需要消除治病因素,另一方面加強畜禽的護理和飼養,提高本身的免疫能力。
用藥療程科學。一般而言,4~5d為一個療程。在整個醫治過程中必須遵循療程的規律,當癥狀消失后需要繼續用1~2次藥物進行鞏固治療。
3.4 培養基層獸醫的職業責任感
在基層畜禽防治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基層獸醫的責任認同感以及道德責任感。當無法確定畜禽的疫病類型時,切記主觀臆斷用藥,否則會耽誤畜禽的最佳用藥時間,加重病情。在給畜禽用藥時,必須要嚴格根據獸藥的說明科學用藥,不能隨意的加大劑量。過大的劑量不僅無法被畜禽吸收,反而會影響到畜禽的質量和品質,從而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所以必須要重視基層獸醫職業素養的培養以及道德意識。相關部門除了加大宣傳力度之外,還應該定期組織基礎獸醫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帶領他們去屠宰場進行有害物質的檢測等,讓獸醫們徹底的認識到隨意用藥的危害性。
3.5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傳染性疾病的醫治必須要有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治疾病的蔓延,減少經濟損失。當地的畜禽疾病控制中心必須帶領當地的獸醫不定期對養殖的畜禽進行抽查檢疫,嚴格落實疫苗接種防控接種制度。必須要定期傳授給獸醫藥物使用劑量與給藥方式的知識,嚴格控制獸醫用藥的劑量。尤其是抗生素一類的藥物使用。盡管抗生素能夠在短時期內殺死病菌并且抑制病原體的擴大。但是如果抗生素的使過量就會讓病菌有耐藥性,不利于下一次的疫病防控,多于的抗生素殘留在畜禽體內會影響到畜禽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
4 結語
基層獸醫在我國畜禽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治療畜禽疾病時必須要做到科學合理。在理解病理的基礎上采用合理的方式用最少的藥量取得做好的治療效果。與此同時,要加強普及疫苗制度,為養殖戶普及疾病治療措施,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加強獸醫的基礎藥理學習和技能知識培訓,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并且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
參考文獻
[1] 陳家賢.基層獸醫畜禽疫病防治及應對思考[J].獸醫導刊,20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