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淑婷



【摘要】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占了重要地位,它是語言運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言輸入的手段之一,同時也是語言輸出的主要形式。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閱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得到樂趣,獲取更多的外界信息,同時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長期堅持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學會正確的閱讀技巧,讓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但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詞匯量不足,在閱讀方面與選材方面會受到限制,從而降低了學生對閱讀的熱情。那么,教師如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愛閱讀、會閱讀、積極主動參與有效閱讀策略,養成自主閱讀習慣?
【關鍵詞】持續默讀;課外閱讀;家校合作;數據分析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交流的語言,學習英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段。”換而言之,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學生首先要擴大的詞匯量,擴大詞匯量的前提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雖然四年級的學生已學習了三年的英語,但在英語閱讀方面卻是零的起步。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學生的詞匯量少,學生的詞匯量只局限于課文上學過的,因此,學生在閱讀英語繪本的過程中困難重重、枯燥無味。從而導致學生厭倦英語閱讀或讀英語繪本時養成了只看圖片不看句子的不良習慣。為了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和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良好習慣。筆者對閱讀素養方面做了一個簡單的研究。閱讀素養包含以下方面:
下面,筆者就圍繞著這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閱讀體驗
1.閱讀興趣的培養
(1)持續默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吉姆·崔利斯在他的《朗讀手冊》里具體闡述了這一概念,“隨手拿起一本書,一張報紙,一本雜志,然后好好享受閱讀之樂吧,不必受提問、作評估或寫報告的干擾,存粹是為了興趣而閱讀”,這就是持續默讀。
(2)開展課前5分鐘“Silence Reading”。開展持續默讀活動前,首先要教會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繪本。無論是雜志、漫畫、報紙還是繪本,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愿意讀的都可以。然后,教他們用“五指法”來挑選難度合適的書。在五指法測試中,學生要從一本書里挑出一頁閱讀,他們開始讀的時候要先握住拳頭,當他們每遇到一個不會讀的詞就伸出一個手指頭,如果還沒有讀完這頁書五個手指就都伸出來了,那么就說明這本書可能太難了。學生應該將書放回去,再換一本簡單一點的書。我們還提供了書單給學生們,作為參考。
2.自我評價
學校除了開展持續默讀活動外,還要利用家長的力量去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水平。學生在家可以通過線上閱讀——雪地閱讀。教師會設計一些獎勵的機制,如每月閱讀繪本30本或以上的學生,教師會頒發獎狀。或者學生可以在家閱讀自己購買的繪本,每天并有學生自評與家長評價來促進學生的閱讀量。
二、閱讀習慣
1.閱讀行為的培養
在課堂上,教師并不是監督學生閱讀的一方,而是教師與學生一起閱讀,一起成長。教師是學生的榜樣,當學生看見教師在認真閱讀,教師認真閱讀的精神會感染學生,學生也會認真地閱讀。
2.保證閱讀量
把課外閱讀融入到常規課中。單單是課前的5分鐘閱讀時間是不夠的,教師會挑選一些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閱讀繪本,并融入到常規課堂中,讓學生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外,還能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
PEP四年級下冊單元教學與課外閱讀繪本匹配的話題
三、閱讀能力
解碼能力的培養
以下是筆者的案例描述與分析:
人教版四年級英語下冊的語音部分是學習字母組合,其中Unit4 At the Farm PartA Let's spell 就學習了字母組合“or”。當“or”在英語中是有兩個發音的,一個發/??/,另一個發音/?:/。
(一)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擬定為如下四項:
目標1:通過一個小故事的引入,讓學生發現有哪些單詞含有字母組合“or”,并歸納。
目標2:學生通過剛才的單詞歸納,發現字母組合“or”的發音。
目標3:學生自己分析字母組合“or ”什么時候發/??/,什么時候發/?:/,并做相關的語音練習。
目標4:通過一個創編的小故事讓學生鞏固“or”發音。
(二)教學過程簡述
本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分辨字母組合“or”的發音。筆者圍繞這教學目標設計了一下系列活動:
【活動1】師生互動:Old MacDonald的農場有什么東西?
教師呈現問題:Do you still remember what are in Old MacDonald's farm?學生回憶課文中的內容并回答。數論問答后教師提問:What does York look like? What are in York's farm? 該問題實際上能讓學生認真聆聽故事,激發學生對故事內容的興趣。
【活動2】找出York的外貌與農場的動植物,并歸納單詞。
學生通過聆聽故事,找出答案,并歸納單詞forty short fork horse work。
【活動3】通過歸納單詞,讓學生發現規律。
教師提問:Which sounds did you hear the more?
Which double letter sound /??/?
教師再追問:How about work? Does “or” sounds /??/? 學生思考并發現規律。
【活動4】教師通過一個創編的小故事讓學生個人朗讀或小組朗讀,掌握“or”的發音。
【活動5】布置作業:創作手抄報或小故事
作業1為根據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制作一張字母組合“or”的手抄報,作業2為創編一個含有字母組合“or”的小故事。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反映了英語語音的教學不能僅僅只局限于課本上簡單的幾個單詞,從而幫助學生歸納規律。要學生感興趣,學得牢固,教師的教學設計應多樣化,不能一個教學活動連貫一節課。并且要多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歸納、總結規律。如果教師手把手去幫助學生歸納與總結,會導致學生對于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掌握得不牢固。相反,如果讓學生自己去歸納與總結,學生通過思考與討論而得出的總結,學生會牢牢地記在心里。
四、數據分析
學生剛升上四年級時,教師幫學生做了六次閱讀方面的數據分析。從數據顯示,學生經過一年的閱讀素養后,每次的閱讀數據都有明顯的提升。
(此圖為閱讀素養檢測)
課外閱讀是拓展視野、提升素養、塑造品格的重要教學活動。課外閱讀,能夠較好地實現英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凝練與升華。開展英語課外閱讀教學,是教學路徑的探索,是廣大英語教師的重要職責。
參考文獻:
[1]潘正凱.基于語文教材的中學英語文學閱讀教學:理念、設計與案例[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