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君 鄧青霞
摘? 要: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歸根結底應該保證課程質量。本文嘗試通過抽樣調查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對課程設置、課程資源、教師教學、課程學習環境的滿意程度,了解高職學生課程學習的心理需求與期望,通過調查結果,分析影響學生滿意度的因素,從中發現學校在課程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就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期望以此可以從根源上解決阻礙學生課程學習的困境,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改革,最終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學生;課程滿意度;教育改革
一、研究意義
從理論角度來說,我國關于高職學生滿意度的研究起步較晚,多以模仿國外研究為主,還有許多不足。本研究也有利于學者完善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方面的理論,促進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學生滿意度調查是高職學校對教育質量進行測評的組成部分,可以為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構建和課程改革提供參考依據,也有利于高職院校管理者及時了解學生課程學習現狀及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并且通過調查可以了解到學校資源利用現狀,學校管理者在發展方向上能準確作出決策,優先發展急需改善的地方。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本研究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在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采用微信問卷星小程序的網絡形式發放,共計調查了36個班級,收回了1052份有效問卷,其中大一 330 人,占接受調查總人數的 31.4%,大二 331 人,占接受調查總人數的 31.4%,大三 391 人,占接受調查總人數的 37.2%。從專業類別中看,學習自然科學相關專業的學生有 850 人,占接受調查總人數的 13.1%,學習社會科學的相關專業的學生有202人,占接受調查總人數的 13.1%,符合工科學校的校情,因此本問卷的樣本范圍覆蓋廣,合理有效。
(二)調查指標
本調查根據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的評分指標,并結合教學相關的經驗,以課程設置、課程資源、教師教學、課程學習環境這四個指標為切入點,進行課程滿意度調查。問卷題目經由文獻綜述、教師訪談后形成初稿;再邀請校內專家和企業指導專家對問卷進行審核,根據大家的意見修改成最終問卷。
三、數據分析
分析Q1到Q2問題的滿意值,很滿意占比均值超過了85%,證明學生對課程設置滿意度很高,學校的課程設置符合學生學習成長的自然規律。分析Q3至Q5問題的滿意值,基本滿意以上占比均值超過85%,但很滿意的均值只有10.1%,說明課程資源還是比較豐富但高質量的不多。分析Q6到Q10問題的滿意值,很滿意占比均值只有24%,其中對“Q9.能夠發現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的很滿意度只有9.98%,對“Q10.非灌輸型教學,而是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的很滿意度只有8.46%,證明學生對教師教學滿意度很低。分析Q11到Q12問題的滿意值,學生對理論課程教室的學習環境表示滿意,但是對實訓教室的環境滿意度不高,證明實訓室的學習環境有待提高。
四、總結
通過分析調查數據,可以發現學生只對課程設置滿意度較高,對課程資源和學習環境滿意度尚好,對教師教學滿意度很低。因此,高職教育學校應完善課程資源,建立健全圖信資源和實訓資源,改善實訓的環境。同時作為高職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合理利用教學工具和實訓資源,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并發現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崔博雅,貴陽市高職院校專業及理論課程學生滿意度調查分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07)第307-309頁
[2]岳麗麗,高職學生對思修課實踐課程滿意度調查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07)第136-137頁
[3]普林林,高職精品課程的學生滿意度調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6)第140-142頁
[4]徐敏娟,從學生教育滿意度調查看浙江省高等教育[J],大學(研究版).2017,(11)第49-54頁
作者簡介:
陳凱君,(1990-),男,江西宜春人,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助教。
鄧青霞,(1992-),女,江西宜春人,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