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霞
摘要: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素養的重要體現,而關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應當從小學階段抓起,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夠得到全面系統的培養,從而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小學生剛接觸寫作,加上其知識儲備和理念分析問題的能力尚有欠缺,導致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存在著諸多困難,這是廣大語文教師普遍面臨的教學難題。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語文教師應當認真學習領會新課改的相關精神,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更多的創新探索,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語文作文教學的相關要求,確保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和進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一、拓展學生寫作思路
在以往的語文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所收獲的教學效果之所以不甚理想,主要在于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陳舊落后,要想高質量、高標準的完成作文教學,既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積累,還要具備有效引導學生寫作思維和技巧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得到有效的培養,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得到不斷的提升。目前,很多教師越來越注重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作文教學中來,并且收到了明顯的成效。在作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寫作思路,增強寫作興趣和積極性,并且還能夠讓學生課堂語文知識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的鞏固與提升。在互聯網時代,教師還可以在網上收集一些有益于作文教學的資料素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參考資源,從而為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創造了便利條件。這些都是適應新時期語文教學要求的有效方法,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素養。
二、培養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意識和習慣
1.依據課文來進行素材積累
重視文本,是新課改方案中的一個亮點,該要求已經充分貫穿于課文教學中來,例如,“熟練背誦課文中的經典自然段,將文中的經典詞句摘抄下來”等,這些已經成為教材“思考與練習”之類模塊中的常見任務和要求,讓學生在背誦經典詞句過程中,來形成深刻的感悟與積累。如果學生能夠熟練靈活的掌握這些好詞好句,便能夠有效的緩解在寫作當中存在著“詞窮”的尷尬局面,從而有效豐富學生在寫作當中的詞句儲備。例如,筆者在《趙州橋》課堂教學完成后,我便帶領學生回到課文中來,重點對文中描寫事物類的詞句進行整理,從而讓其寫作景物類的作文積累更多的素材。
2.通過寫日記積累素材
寫日記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并且還可以讓文筆得到有效的鍛煉。寫日記的范圍非常廣泛,日常所聽、所見、所想等,都可以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的表達出來。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就為學生自由情感表達提供了一個合適的空間,其寫作當中的情感表達能力會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升。例如,當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集體活動后,就可以讓學生將參加集體活動的所見、所思等,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思路便更加清晰暢通,寫作素材也會更加豐富。
3.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教師應當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來,讓學生切身觀察大自然中的奇妙現象,例如,觀看日出日落,感受四季變化,傾聽蟲鳴鳥語等,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提升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其次,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開展力所能及的義務志愿活動,例如到社區開展打掃衛生活動,看望孤寡老人等,讓學生將自己參與此類活動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真實記錄下來,長此以往,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自身所積累的寫作素材也會更加豐富。
三、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
教師在日常作文教學實踐中,應當注重學生想象力的鍛煉和培養,這樣有助于其形成發散性思維,在作文的寫作中受益無窮。
1.為學生的想象提供坐標和依據
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小說、童話、寓言故事中帶有開放性的結尾,來對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行有效訓練,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對結尾部分進行自由補充,或者讓學生續寫故事。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小女孩每劃一根火柴后,所想象的場景,來進行小女孩被凍死后故事的續寫。當然,這樣的續寫必須要建立在學生已經準確掌握課文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才能完成,只有小女孩的命運引起學生深刻的同情,才能在作文中體現出痛恨舊社會制度的情感,從而讓作文的境界得到升華。
2.為學生提供合理的想象平臺
如何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關鍵是要有合適的想象平臺,使其的想象在主體范圍內自由的翱翔,這樣學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正確的培養。例如,教師在完成《二十年后的我》、《我長大以后》、《我的理想》的課堂教學后,可以讓學生針對此類想象類文章來進行寫作的專項訓練,來著重鍛煉學生的想象思維,長此以往,學生寫作時的想象力便可以得到質的飛躍,作文便可以寫的文采飛揚,酣暢淋漓。
四、精心批閱作文
當學生的作文完成后,必然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不足,這時就需要通過教師的認真批改,將問題指出來,這樣學生們才能有針對性的改進和提升。俗話說,好的文章都是改出來的,當學生可以酣暢淋漓的完成作文的創作后,其就需要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將文章打磨的精益求精,最終打造出一篇高質量的作文。而很多學生面對文章的修改卻無從下手,從而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當認真及時的批改作文,并且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批改作業的習慣,并且批改作文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既可以單獨完成作文的批改,也可以帶領學生共同完成作文的批改,面對面的幫助學生分析查找作文存在的不足之處,這樣學生便逐漸掌握了作文修改的方法的技巧,為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保障。總之,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合理的選擇作文批改方式。
結語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作文教學也產生了新的變化,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作文教學,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和任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寫作能力和思維方法進行全面系統的鍛煉和培養,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趙雅慧.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中華辭賦,2018(10):153-154.
[2]蔣慶芳.新課改下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1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