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摘要:樂譜是音樂知識中最基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因此教師有必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加深學生們對樂譜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有效夯實學生們繼續深入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基礎,最終切實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對此,本文從“巧用趣味模式,促進學生認識樂譜”“注重樂器輔助,促進學生理解樂譜”“聯系生活教學,促進學生識譜訓練”三個基本點出發,對初中音樂識譜教學的相關策略作出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音樂;識譜教學;趣味模式;樂器輔助;聯系生活
音樂知識的學習除了要靠學生本身的天賦與興趣之外,更考察學生們對于一些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這其中就包括了對樂譜的熟練認知。對此,初中音樂教師就要展開識譜的專項教學,引導學生去進行更加專業的識譜訓練,幫助其養成正確的對識譜觀念,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樣一來也更加有利于激勵學生們迸發出創造性思維、促使其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力能夠更加的壯闊,而這對于發展學生們的音樂綜合素養是有著很強的促進作用的。總之,教師要能夠真正幫助學生們感受音樂識譜的魅力所在,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們的潛在的強烈學習動力,最終切實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
一、巧用趣味模式,促進學生認識樂譜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生識譜時也要能夠巧妙運用趣味模式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們的識譜效率和質量。此外,進入初中以后,學生們面臨的學習壓力驟然增大,因此對于音樂這一類較為冷門的科目也缺乏學習的足夠動力,而這也是教師需要利用趣味模式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的原因,進而只有幫助學生們享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其才會更加認真去探究樂譜等專業的音樂知識。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牧歌》這首歌曲時,這首歌其節奏是自由、輕松、舒緩、旋律悠長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也給學生創建一種這樣的教學環境,比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搜集出一些關于草原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欣賞,然后再給學生播放這首歌曲,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一些草原的舞蹈,進而給音樂課堂增加一些趣味性,學生在趣味化的教學模式下便會增強學習樂譜的興趣,從而主動去認識和學習樂譜。
二、注重樂器輔助,促進學生理解樂譜
學生只要學習一段時間的樂譜知識便會發現其對于一首歌曲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在識譜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注重利用樂器來輔助學生們理解樂譜,而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一些樂譜知識。對此,樂器輔助教師也極其容易實現一舉兩得教學效果,一方面,學生們可以逐漸掌握一部分的樂器演奏原理,從而充分增長自身的音樂能力;而另一方面,學生結合樂器也可以更好地感知樂譜知識,同時這種別開生面、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也將會大大提升學生對知識核心本質的掌握。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愛的羅曼斯》這首歌曲時,就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去學唱這首歌曲,并引導學生了解這首歌曲的背景,進而使學生了解和熟悉這首歌曲的主旋律,然后教師可以運用樂器,如木吉他來演奏這首歌曲,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這首歌曲的節奏,進而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理解樂譜,還能夠引導學生擴展學習一定的樂器知識,從而有效的強化學生對于樂譜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聯系生活教學,促進學生識譜訓練
音樂與現實生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因此在識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聯系生活教學,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們的識譜訓練。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們去結合自身的一些生活經驗去理解樂譜,諸如學生在生活中聽到的各種聲音,鳥叫聲、生活中的敲門聲、下雨天的聲音等等,學生要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去仔細傾聽這些聲音,并能夠將其與自身學習樂譜所聯系起來,從而既能夠掌握專業的學科知識,更能夠陶冶自身的心理,最終充分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軍民大生產》這首歌曲時,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進行一定的勞動,并且在此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唱一些相關的歌曲,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從而利用生活化的實例促進學生對勞動號子的了解。最后教師便可以帶領學生去學唱這首歌曲,并學習識譜,進而讓學生將樂譜與生活所結合,突破識譜教學中的難點,最終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識譜能力。
總而言之,識譜教學是初中音樂技能教學中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并且在新課標等先進的教學理念中也有著相關的強調,所以初中音樂教師更要能夠重視起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要不斷豐富起教學形式和內容,使得學生們更加有興趣學習樂譜、學習音樂。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在識譜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們去逐漸掌握創造和鑒賞音樂的能力,更要能夠去帶領學生們逐漸總結音樂學習的真諦,最終切實發揮出音樂教學的實際價值。
參考文獻:
[1]榮彩酈. 初中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新課程(中學版), 2019, 000(007):212.
[2]周友會. 淺談提升初中音樂識譜教學的有效策略[J]. 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 2020(2):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