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兵
摘要:數學是一門具有探索意義的學科,但同時它也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和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數學貫穿了整個生活,生活又包含了整個數學。而數學在小學課程中更是一門主要課程,但從目前的形勢看來,小學的數學教學卻存在著許多問題,許多小學生缺乏在數學中的興趣,同時由于小學生心理的不成熟和思想能力上的偏差,導致了許多小學生產生了厭學的心理。那么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呢?如何做到“減量”不“減質”呢?我認為可以從改善教學方法的角度出發,相信這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會有著很大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教學方法的改革
將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并將其帶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加強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更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運用得當更是可以促進師生關系,對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和打造精尖人才具有重大意義。通過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數學課堂的包容性,同時也會提高數學教師控制教學的靈活性。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方面,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對數學教學的積極性非常的低,他們認為小學數學知識非常的簡單,因此不需要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來交流探討,更不需要研究如何引導小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思考,許多數學教師在小學時是通過傳統教學模式來進行學習,對新課程的改革沒有太過上心。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智力發育不全,許多知識如果不是教師通過的引導提示是不會明白的。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學的設備日漸更新,而教師大多數都不會有效的利用高科技設備,甚至有的教師在上級檢查才會使用多媒體,平常只使用單純的文字傳授,限制了學生的發展途徑。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具體對策
2.1營造歡快學習氛圍,增加趣味性
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甚至包括社會各方都離不開良好的學習氛圍所帶來的深遠影響。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輕松歡快、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學習,讓學生漸漸地喜歡上數學,走在探索數學的路上,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為了營造這種理想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將數學內容轉化成畫面,這樣更容易讓小學生接受,同時可以提出與教學相關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自主的與同學合作、探究數學難題,在課堂上教師應該與學生多互動,適當的獎勵則可以更加鼓舞學生的信心,讓學生愛上學習,喜歡上數學,更有一定的成就感。
2.2培養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
由于現在很多小學的教師都缺乏教學專業素養,導致學生沒有掌握到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專業的教學素養,無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思考。此外,很多小學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數學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大多數教師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必要學習太過于復雜的知識,為此學校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學校招聘教師的門坎,即使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學校和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重視,因為任何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都是從小開始培養的,讓學生從小有一個良好的思維能力,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都是一個好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更要加強學生的自主性。
2.3利用思維導圖優化數學重難點知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數學教師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利用單純的文字教授,而剩下的重要內容則是讓學生自己課下去進行歸納、總結、整理,完全靠學生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而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將上課講的重點知識全都畫在比較重要的地方,將數學知識系統的展示到學生面前,教師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題型進行歸類。對于小學生來說,讓他們自己去歸納是比較困難的,而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對相關的題型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慢慢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依靠一張導圖就可以知道這一節課或者這一類的題型主要考的知識點是什么,在日后做題過程中就能夠很快抓到解題思路,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高效性。
2.4進行情景化的教育,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
現在很多課堂的教育模式可能都是遵循著傳統的教育模式來對學生進行著教育,這樣的教學模式降低了課堂的有效性,限制了學生數學思考能力的發展,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要打造出一套新穎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學習氛圍當中去,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打造出一個新穎的學習環境,在多媒體上老師可以運用音樂和符號的形式將知識內容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到知識內容,
比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章《圖形的運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圖形進行轉換,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的話,不僅不利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更提高不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各式各樣的圖形展現出來,渲染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同時也使課堂的學習模式更加的有趣,當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圖形的時候,老師可以一邊向學生提出問題,一邊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帶著思考的聽課,教師也可以增加一些音樂的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喜歡動漫效果,教師可以找一些關于動漫效果的圖形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其中,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自然而然也能夠提高對數學的思維思考能力,進一步促進了數學課堂模式的有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作為貫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一科題目是尤為重要的,因此更要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而數學教師應該肩負重任,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進行教學,對每個階段的學生都及時的進行指導,加以監督,用合理方法為學生解決迷惑,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讓他們熱愛數學,在課堂中主動合作,在數學的知識海洋中不斷探究難題。讓數學成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條紐帶,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峻,宋晨輝,屈玉清,陳飛龍,孫哲,呂良福.網絡流的完整極限:臨界流曲線[J/OL].數學的實踐與認識:1-19[2021-06-13].
[2]黎冶,陳錚,董振川,李浩標,張獻州.優化極限學習機在城市軌道交通地表沉降預測中的應用[J/OL].測繪地理信息:1-5[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