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
江蘇省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質量監測已有十五個年頭,并經歷了前期實驗、本土實踐、總結提升、深化發展四個階段。學生的學業表現直接關系著區域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要“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以質量監測為重要載體,建立多維度的學生學業質量評估制度,可以完善以學生為中心的質量保障機制,引導地方和學校加強監測與教學的關聯度,科學運用監測結果診斷和評估學生的學業成就綜合表現。
初中生英語學業表現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而,初中英語學業質量監測需要關注并跟蹤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過程,并綜合全省及不同區域、不同群體學生的學業成績和關鍵性指標指數,全面評估學生英語學習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需求。
2006年至2012年,江蘇省連續4次參加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心組織的質量監測,八年級學生在英語學科上的成績暴露出全省初中英語兩極分化嚴重、區域差距明顯等問題。綜合指標指數和教師、學生問卷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出在教材設計使用、學習目標達成、日常教學評價等方面的主要教學問題。經過廣泛調研和充分論證,從江蘇省初中英語的教學實際和發展需求出發,我們以全省英語學業質量監測為抓手,于2015年啟動“初中英語學科關鍵能力研究”項目,開始對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目標落實的江蘇探索。
在探索基于標準的初中英語課程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測評框架和測試工具研發的同時,我們著力構建為學習而評價的機制。一方面,以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和教學要求,以省、市、縣(市、區)及部分初中學校四個層面的英語學業質量分析報告,對不同區域和群體學生的英語學業成就表現進行總體刻畫;另一方面,將監測結果運用與日常教學、教研及科研活動相結合,以系列專題研究,多維透視英語質量監測數據背后的故事和教學改進清晰的邏輯。
本期《關注》欄目共刊發6篇文章,圍繞初中生英語學業質量提升主題,從近五年江蘇全省八年級學生英語學業質量的區域差距,以及2020年質量監測中學科師生問卷、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性別差異等專題研究與分析,期冀為初中英語教學的現存問題解決和未來高質量發展提供基于證據的分析框架和改進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