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已經成為教師當下的重點教學任務。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語言的構建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名著導讀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十分有利于學生這四大核心素養的發展。對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對名著導讀部分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從而以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授課,助力學生進步。文章對名著導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實進行了闡述,以期促進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關鍵詞:名著導讀;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7-0046-02
引言
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下,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灌輸式”教學方法,難以讓學生理解學習的重難點,也無法讓學生理解學習除提升成績以外的其他意義。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思想發生了變化,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落實成為教師教學的目標之一。而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名著導讀是需要重點教學的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還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知識儲備的不足,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基于此,初中語文教師要了解教學名著導讀的意義,遵循時代發展的教育理念,制訂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在名著導讀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名著的樂趣,養成閱讀名著的良好習慣,提升閱讀水平。基于此,筆者將依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名著導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實做如下幾方面的論述。
一、活學活用,助力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無論教學什么內容,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不懂得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享受學習的樂趣,所以不少學生認為語文知識的學習十分枯燥。而名著往往具有博大精深的特點,只是學生在閱讀名著時往往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狀態。因此,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將學生作為名著導讀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尋找恰當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體會閱讀活動的愉悅氣氛,增強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學會在寫作中應用名著中的內容,從而使學生在應用中對名著的閱讀越來越感興趣,助力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的發展,實現優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目標。
比如,在“名著導讀 《朝花夕拾》:消除與經典的隔膜”這堂課的教學活動中,課前,筆者給學生分發了導學案,讓學生進行初步的預習。在課堂上,筆者先要求學生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然后根據學生的表述情況進行補充,使學生了解作品誕生的文化歷史背景,向學生解釋書名“朝花夕拾”的含義,為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內容奠定了基礎。然后,筆者讓學生通過粗讀與精讀相結合的方法去了解全書內容,進而指導學生對書中精彩的片段進行賞析,并引導學生將名著的精彩句子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由此使學生對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為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助力。最后,筆者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文章中提到的人物上,在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的基礎上引申出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入思考,讓學生感受名著的深刻意蘊,并對學生提出了課下仔細閱讀這本書的期望。這樣,筆者通過將活學活用的教學思想應用到教學活動當中,發展了學生大腦思維的靈活性,培養了學生多角度進行名著閱讀的興趣,充分落實了語言構建與運用的核心素養,讓學生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大大提高了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能力。
二、引入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當前的教育環境以素質教育理念為主,要想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課堂上實施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需要運用合理的問題來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特別是對于名著導讀這部分教學內容而言,保證問題的合理性十分關鍵。基于此,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有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的良好習慣,更要有對學生認知能力水平的了解,本著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態度,引入能夠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的合理問題,從而使學生產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實現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的目標,讓學生養成在閱讀中思考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而提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效果。
比如,在“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中,筆者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了文章某一片段,讓學生回答該片段出自哪部作品,由此引入所要教學的名著《海底兩萬里》。然后,向學生提問道:“什么是快速閱讀?閱讀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是什么?”由此調動學生平時閱讀課外書籍的經驗,點名一位學生來回答,并與該生互動,促使全體學生認識到速讀的基本要求是避免發聲、減少注視點、縮短眼停時間、避免回視,主要方法是瀏覽法、掃讀法、跳讀法、尋讀法以及猜讀法。之后,筆者要求學生采取快速閱讀的方式,閱讀《海底兩萬里》,以簡短的語言總結小說主人公在航海路線中遭遇的險情,他又是用什么辦法解決的,以此使學生在思考中初步感受到科幻小說的科學性和幻想性等特點,讓學生感受到在閱讀中思考的趣味。最后,引導學生歸納閱讀這本書的意義,激發學生對科學、探險的熱情,讓學生交流在這堂課中獲得的閱讀體驗。這樣,筆者通過引入問題讓學生思考,使學生逐步熟悉內容,為幫助學生對故事情節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奠定了基礎,在學生身上充分落實了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核心素養的提升,鍛煉了學生閱讀名著的能力,獲得了較好的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效果。
三、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與創造
隨著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對教師教學思想的影響不斷加深,讓課堂充滿民主的學習氛圍就成為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向往。而在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所實施的各種教學方法之中,合作模式的開展對生本理念的踐行最為有效。基于此,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將學生視作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以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為基礎,組織學生合作交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在名著導讀教學中,教師要以恰當的引導語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促使學生之間建立和諧關系,加強交流協作,使學生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從而達到提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名著導讀 《昆蟲記》:科普作品的閱讀”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將全體學生劃分成了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用擬人化手法寫一篇文章”為話題進行交流,從而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進而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說道:“大家是不是覺得挺難的?那么一本書用擬人手法寫會是怎樣的呢?《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就做到了。”然后,筆者為學生介紹了《昆蟲記》的作者以及寫作背景,幫助學生了解了作品主題,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書中的精彩片段,幫助學生了解名著語言特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法布爾對大自然與生命的尊重和熱愛,培養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最后,筆者引導學生歸納了這本書中常用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再次感悟名著中的精彩內容,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這樣,筆者通過組織學生合作交流,營造了民主的課堂學習環境,充分激發了學生對名著的閱讀欲望,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得相應的閱讀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實現核心素養在名著導讀教學中的有效落實,切實達到提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直觀情境,致力學生文化理解與傳承
近些年來,我國的物質文明飛速發展,人們的精神追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而中國的名著本身就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技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教育領域中更是有各種各樣的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供教師教學使用,而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各科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因此,語文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名著中的內容直觀化,讓學生對名著中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傳承與理解,從而在名著導讀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提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效率。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名著導讀 《西游記》:精讀和跳讀”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了電視劇《西游記續集》的片頭曲視頻《通天大道寬又闊》,將學生原本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促使學生聚精會神地投入名著閱讀當中。然后,通過多媒體技術引出與西游文化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感受《西游記》的魅力所在。之后,筆者要求學生粗讀原著中“八戒請悟空”片段,讓學生思考豬八戒是用什么方法讓孫悟空下花果山救師傅的,并播放了電視劇《西游記》中的相應片段,和學生一同談論了對“義”和“激”的理解,與學生共同對孫悟空與豬八戒這兩個人物進行了評價。在名著導讀教學活動即將結束之際,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了電視劇《西游記》中“八卦爐中逃大圣”的精彩片段,引導學生運用精讀的方法去閱讀名著,進而和學生共同總結了這本名著的現實意義,希望學生做好名著文化的傳承。這樣,筆者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創設直觀情境,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課堂參與興趣,加深了學生對名著文化的理解,促進了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充分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了解了閱讀名著的方法,順利實現了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結語
名著導讀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有利于在課堂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基于此,初中語文教師要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理解做好名著導讀教學的意義,從而在新課改的教育環境下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帶領學生活學活用,通過引入合理問題、加強合作交流、創設直觀情境等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授課,最大限度上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展,為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小紅.淺析名著導讀教學如何提升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J].發展,2020(1):77-78.
[2]李新華.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考名著閱讀命題思考[J].語文建設,2020(1):65-67.
[3]陳 鵬.緊扣核心素養培育? 探名著閱讀教學路徑[J].文學教育,2019(9):105.
[4]楊玉春,楚愛華.指向核心素養:“部編本”語文教材新特點及智趣教學對策——以七年級《語文》上下冊為例[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1):21-27.
作者簡介:潘青云(1982— ),女,山東青島人,中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