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過程中,將"有效共情"策略運用到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中,將其轉化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的整個過程和教學環節中,“有效共情”的策略核心是情感因素。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共情;核心素養
共情是師生互動的普遍現象,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情感因素的參與。在英語教學中,情感態度標準也體現了學生對他人情緒的注意和理解。在情感與價值觀的世界里,英語教學同樣需要師生們積極而良好的情感貢獻,因此,如何準確把握閱讀情感的內涵和價值,正確運用共情策略,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使英語閱讀真正"育人",實質上是一個關鍵問題,核心能力能否真正轉化和落實。
一、英語閱讀教學中“”情感交互的缺位
英語閱讀活動對象是一個具有思考和情感的人,是一個認知和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以閱讀為導向的閱讀教學,教師具有積極的情感與共情能力,促進讀者之間的情感互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許多教師對情感因素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導致課堂教學中情感參與嚴重缺乏。
(一)閱讀教學目標"重知輕情"
受測驗和評估機制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不少教師仍然把知識轉移作為標準,閱讀教學仍然是以獲得知識和掌握語言技能為目標。可以發現“ability of reading”“skills of reading”“language point”等是整個教學的核心,僅僅通過知識的互動必然會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情感交流的缺失,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是知識與理性,而是將情感價值放逐到廢棄的領域。
(二)閱讀教學體驗“重文輕悟”
在應試教育中,淺層化閱讀已成為普遍現象。例如,教師常常注重閱讀課文,結合參考書談自己讀課文的感受,忽視學生獨立的閱讀理解,因為學生沒有深入閱讀的時間,只能隨波逐流,只能跟隨正確的答案,不能創造出對文本真實而獨特的感受,這有悖于英語閱讀的核心目標,降低了閱讀的價值。事實上,”淺層化閱讀”并不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教育可能會在未驗者的頭腦中留下痕跡,但它并不能震撼人們的心靈和生活。
二、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情境設計不恰當,導致情感體驗不真切
就英語閱讀而言,有些情境不以生活為基礎,不能激發學生的體驗;有的情境不包含問題,不能激發學生的思考;有的情境沒有整合人們的情感,不能喚起學生的情感,最終導致無法獲得真正的閱讀體驗。
(二)文本解讀不深入,導致情感理解不深刻
一些教師在閱讀課文時,只注重文本信息的表面處理,沒有設計好激發學生思維的問題,使學生停留在英語知識和實用的層面上,使學生無法深入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和人物情感。
三、“共情式”英語閱讀在小學高段英語教學中的價值及策略
(一)價值
(1)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是基于信任和理解,”師生關系也是一種溝通關系,平等尊重才能和諧持久。"這樣,教師就能用自己的真實感受,與學生、文本、作者進行深入的交流,培養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是最核心的情感特質。知識中心、教師中心、文本中心都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超越語言的界限,突破知識的障礙,自覺的給予和接受,真正地理解和關懷學生,創造一個和諧、自由的學習環境,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認識課文蘊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產生共鳴,達到育人的目的。教師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共情策略,能把真實感受投射到學習過程中,設計出相對困難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積極融入學習互動,尊重、理解、欣賞學生,從而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2)”以情輔教”創設閱讀教學環境
好的情感環境能營造積極的心理氛圍,增強溝通自信心,提高語言學習的自信心和效率。創造學習環境是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同情心來設計和優化課程。良好的學習環境需要教師提高預測共情的能力,識別和避免諸如"好心辦壞事"、"學生不領情"等負面情緒。另外,還要通過文本內容與文本情境的銜接,縮短與文本的距離,從而使教學目標與人、人和社會的情感結合起來。
(二)策略
(1)教師共情的先導
共情是對教育共生性特征的積極響應。教師和學生在共情關系中是相互依存、共同生成、相互影響的關系。對于英語閱讀,教師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教學中善于捕捉師生的共鳴,通過閱讀課培養學生的情感感受、理解、表達能力。
(2)情感體驗的引導
共情策略強調對他人情感的自我體驗,而這一反應是一種同時包含積極和消極兩種情緒的狀態。積極的情緒,如對他人的關心和關注,通常會激發一個人的利他情緒,而個人痛苦經歷等消極情緒通常會激發人的自我意識,因此,教師要從生活的內在意義和價值出發,關注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真善美。
(三)文化阻抗的疏導
文化阻抗是特定文化對外來文化因素的負面反映。由于文化阻抗的存在,阻礙了共情策略的運用,因此,英語教師應重視中外文化的差異與融合,理解和對待其他文化,吸取中外文化精華,積極進行文化交際策略與技巧,以增進文化理解,促進文化發展。
結論
總之,在小學英語閱讀中運用共情策略,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情感的深入理解和真切表達,營造共生、啟迪智慧、啟迪人生的情感空間,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理解和表達他人、社會和自己的情感,并指導自己的英語教學活動,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喬貴春. “共情式”英語閱讀教學的價值與實踐[J].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20(7):65-68.
[2] 張珍. 促進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共情式閱讀教學探究[J]. 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1(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