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健強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正經歷文化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學生學習思維模式的養成會直接對之后的學習與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小學中無論哪一學科的教師都需要根據自己所教授的學科特點,運用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鞏固學生基礎。學生在小學需要學習的基礎學科之一就是道德與法治。該門學科離不開教授教學方式的創新。需要依照課本內容,將生活化教學運用其中,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道德與法治知識。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
引言:
教學改革深入推進下,對于教師的教學,大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們也開始逐漸將關注點放到了課堂教學效率上,希望運用新的方式,讓學生文化知識面得到延伸?;谶@一形勢下,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師自然也需要去發現更多能吸引學生的教學策略,將此運用到自己教學的課堂中,以便順應時代發展所需。其實,運用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對于學生而言,能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學生也能通過此提高學習的質量。
一、以生活化目標去設置教學目標與任務
小學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盡管校方給教師比較清晰的教學任務,然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的更多是依照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就教學目標作出適當的調整。將教學目標變得有趣,最關鍵的是,教師需要清楚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在教學活動設計上才可以兼顧到。只有如此,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更佳,教師才能更高效地完成自身教學任務。
比如,教學進行到《可愛的校園》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在開始這一節內容前,可以提前帶領學生在校園內觀察一圈,在觀察中做到仔細,之后教師可以對此進行提問。在這過程中,教師需要跟學生強調,關注校園文明建設情況,以及看學校是如何維護校園秩序的,啟發學生要愛護校園,認識到只有每個人都作出努力,校園才會更美好。觀察結束之后,教師提供機會與時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發言,表達自己在觀察之后的想法。學生發言結束后,教師可以作出相應的講解,這一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將課程與生活化進行關聯。
二、優化生活化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教師除了需要將內容變得生活化外,還需要將教材內容跟生活化案例進行融合。即教師需要依照不一樣的教材內容融入對應的生活化案例,讓學生清晰感受到生活跟學科的聯系。其實學科中大部分內容跟生活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在對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要啟發小學生進行思考,自主去發現其中的關聯之處。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對應的生活化案例,融入一些情境元素,抓住小學生的關注點,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熱情。提高他們參與其中的積極度,獲得這一節課理想的學習效果。
例如,教學進行到《我愛我家》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先自己發言說說,介紹自己的家人,同時回憶自己跟家人曾發生過哪些有趣讓人難以忘懷的事;對于有些外向的小學生,可以引導他們回憶自己是如何跟家人表達愛的。通過提問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到這節內容上。從而讓小學生從潛意識里建立起關心父母、陪伴父母的觀念,學會承擔家中的家務。勇于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教師需要適當地轉變自己在教學中角色的轉換,實現跟學生的溝通。在地位上,師生雙方是平等,教師要為學生們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表達,而不能一個勁地霸占、強勢。教師需要意識到自己在教學中只是引導者。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做到跟學生平等互動外,還需要掌握、了解學生內心關于家庭、愛等方面的真實感受。
三、開展課外活動 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庇纱丝梢?,教材中的內容,只有真正運用到實處,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學生才能在這過程中,將實踐轉化為自己的真材實料。特別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它除了需要傳遞一些知識信息給學生外,學生還能在這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填充自身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加入一些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感悟能力,從而讓學生具備所需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上到《大家一起來》這一節課時,教師需要突破過去的課堂教學模式帶來的約束,進行一場系列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可以組織起來,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植物,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清楚感受到植樹活動背后的合作意義,同時也能樹立起綠色環保意識;此外教師還引導學生多多加入一些公益活動,之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所學知識跟實踐活動結合的感受。學生道德與法治意識在增強的同時,還有助于生活化教學的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目前,學生在道德與法治上的素養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社會的發展,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道德與法治素養,以便會有更全面、更積極的發展。所以,任教小學道德與法治這一門學科的一線教師,道阻且長,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常態化,讓學生可以在學科學習中,獲得更為健康的發展,從而能有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宋月紅.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主題大情境的創設[J]. 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21(6):44-46.
[2] 段永杰. 情境: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之匙[J]. 新課程,2021(35):139.
[3] 劉桂芳.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讀·思·達[J]. 教育藝術,2021(8):13,15.
[4] 劉向華.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德育滲透[J]. 中外交流,2021,28(2):1493-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