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效果等,因此,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顯得較為重要。伴隨全面推進的教學體制改革,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同之前相比有一定的差異性,此時,小學班主任應該對班級管理的具體內容和意義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根據班級管理的具體狀況,實施針對性的管理策略,進而使得班級管理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實踐策略
前言
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較為重要,其實現家庭校園溝通的主體和開展各項管理活動的主體。伴隨教學體制改革的實施,關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提出相應新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通過新的管理方法開展相應的班級管理活動,進而使得小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全面激發,便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1科學制定班級制度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部分班主任沒有制定相應的班級管理制度,同時,在實施《小學生守則》時也不到位,致使學生的一些行為缺乏約束和規范,出現曠課、考試作弊和擾亂課堂記錄等不良行為,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班級管理效果,還會給學生的健康發展帶來一定程度的制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應該同學校和學生的具體狀況相結合,制定規范的班級管理制度,進而有效的引導和控制學生的行為,并有效的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小學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的時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方便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應該依據相應制度執行,班主任事必躬親的態度讓學生很好的意識到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和意義。與此同時,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設立獎罰制度,懲罰那些違反制度的學生,獎勵那些表現良好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強化師生互動溝通
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建立良好班級管理的基礎,小學班主任不僅是管理班級者,也是幫助和引導學生學習生活者,因此,班主任應該具備良好的心態,對待每個學生的態度都應該是公平、公正的,同時,班主任積極同學生交流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便于提升學生的認同感和信任感,確保班級管理活動的有效實施。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出現一些錯誤,此時,班主任應該包容學生的一些過錯,避免出現一錯就吵的現象。小學班主任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平和的心態同出錯的學生交流,分析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并引導和幫助學生改正錯誤,這樣便于學生從內心接受教師的意見,積極主動的改正自身缺點。
3塑造正面榜樣
相比于小學普通教師,班主任具有較重的工作任務,他們不僅要做好本職的教育工作,還要管理、引導學生,以及相應的科研工作。為了使得管理管理效果得到明顯提升,小學班主任應該從班級的整體利益出發,通過班級中的榜樣,引導和激勵其他學生。(1)小學班主任在班級中設立“光榮榜”,并將表現良好學生的名字寫在“光榮榜”中,頒發“光榮獎章”,這種做法不僅能肯定和表揚學生的良好行為,還能使得學生的自信息得到提高。小學生的好勝心理較強,在看到光榮榜中沒有自己的名字,就會更加的努力,有效的激起學生的競爭心理,進而提高班級的管理效果。(2)小學班主任應該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但在其他方面的表現較為良好,此時,班主任應該表揚他們的優點,并鼓勵他們對文化課的學習。在這種環境中,那些學習差的學生也愿意學習文化課,并獲得良好的成績。
4關注思想教育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應該加強思想教育工作。站在心理學角度上來看,個體心理狀況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所以小學班主任應該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對于一些學生實施必要的心理咨詢,確保學生心理健康,促使學生健康的發展。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成長環境之間具有一定差異性,加上教師言語態度、人際交往狀況、班級環境和考試成績等均會影響小學生的心理,所以,班主任應該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等,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引導,并分析小學生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和主要原因等。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日常中,應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讓學生通過科學的方法釋放自身的不良情緒,與此同時,班主任也應該注意班級中的不良行為和冷暴力現象等,及時對其進行有效糾正,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健康的成長環境。
5保持班級管理公平
班主任為小學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也為實施各項活動的主體。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加上班主任也會因為個人主觀情緒出現一些偏向行為,所以可能會給一些學生帶來不適感。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盡可能的公平公正誠信,不能失信于學生,也不能偏袒學習好的學生,如果班主任承諾學習差的學生成績超過80分給予一份禮物,那么就應該及時兌現,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管理班級過程中,班主任也會遇到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班級管理,在面對這些學生的時候,班主任不能單純的通過施壓和批評教育的方法進行處理,還應該給他們一定程度的信任和關懷,分析他們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之后采用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意識到自身的缺點,并積極主動的改正。在班級日常活動中,學生之間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爭吵現象或是矛盾等,班主任在對其進行處理的時候應該秉公執法,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避免讓學生出現一種不公平待遇的感覺,始終處于中立狀態。
總結
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必須充分了解到自身的職責,并且要結合時代特征,把握班級管理內容,結合當代學生的發展需求,樹立全新的班級管理觀念,靈活的應用多樣化手段進行班級管理活動。同時小學班主任還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指引學生開展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桂仁江.探究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策略[J].國際教育論壇,2020(5):182.
[2]黃美林.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分析[J].中外交流,2019(4):56-57.
[3]吳冬華.探究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4):97.
[4]韋姣艷.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讀天下(綜合),2020(9):183.
[5]趙毓艷.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新作文:教研,2019(1):45.
作者簡介:何瑞云,(1981.11.02- ),女,籍貫 :河南駐馬店,最高學歷:本科,職稱,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 :閱讀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