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友生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地正在全面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論改革總體方案》精神,而提升教學質量就成為了各科教師的關鍵教學任務。基于此,于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下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了解當下教育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將學生看作課堂主體,分析教學策略,使學生可以在教學策略的實施下產生主動的學習狀態,確保落實在課堂實踐活動中教學策略的可行性,從而達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在傳統時期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所接觸到的教學策略大都具有單一性的特點,他們很難感受到學科知識的濃厚趣味,對于具有學習難度的數學學科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下,身為初中數學教師的一員,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作指導,我們當做出創新教學策略的實際行動,為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期望不斷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使得整體教育教學趨勢朝著好的方向不斷發展。下面,本人將依據自身從事初中數學教師這份職業的教學實踐經驗,對關于新時期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作如下幾方面分析:
一、引入直觀畫面,增強學生學習自信
在初中數學教材內容中,不乏具有抽象性的知識,這對還處于形象思維較強階段的初中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因此,將抽象知識形象化,是當下降低學生數學學習難度的有效策略。而身為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珍惜國家對教育事業給予的大力支持,認可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懂得應用多媒體技術引入直觀畫面,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自信,幫助學生順利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達到降低學生數學學習難度,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圖形的旋轉》這一節為例,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地演示了圖形的旋轉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形象美,使學生的幾何直覺能力有了初步的發展,進而為學生介紹了旋轉的定義,使學生對接下來的數學知識有了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后,我通過多媒體技術中的幾何畫板為學生介紹了旋轉中心、旋轉角的概念,又帶領學生經歷制作旋轉圖形的過程,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進一步有了對數學美的感知,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最后,我做了課堂活動總結,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以多媒體技術引入直觀畫面,極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學習抽象性知識的自信,使學生以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態度汲取了數學知識與技能,且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切實達到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應用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是數學學科的主要特點之一,而解決問題的首要前提便是提出問題,所以在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論改革總體方案》精神的新時期,題海戰術不允許實施在課堂上。所以身為初中數學教師的我們要善于應用合理的問題情境授課,做出深入研究教學內容,了解學生數學認知能力的實際行動,保證在課堂上所落實問題情境的合理性,期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向好的方向發展,實現優化學生數學解題水平,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認識不等式》這一節為例,首先,我指出幾名同學互比身高,以師生互動的方式和諧了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對學生提問道:“在你們的認知經驗當中,還有哪些數量不等的關系?”于是給予了學生踴躍發言的機會。然后,我從方程思想對學生展開提問,進一步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思考方程與不等式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歸納得出了不等式解的定義,加深了學生對不等式概念的理解。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從特殊到一般、類比的方法,滲透了數學建模思想,旨在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我通過應用合理問題情境于課堂之上,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水平,使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水平得到了大大的優化,順利實現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聯系實際生活,引發學生學習情感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新時期對教師提出的具體教學要求,也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充分體現。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應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關系的緊密關聯度,知曉這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具體要求,并在課堂上做出聯系實際生活授課的實際行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科的現實意義,從而引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使學生以高漲的學習熱情參與到數學課堂當中,對學生加以恰當點撥,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完成在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任務。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軸對稱》這部分內容為例,首先,我在課件上讓學生形象直觀地感受現實生活中圖形的對稱美,使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情感感受到了對稱美在美學和自然界中的作用,向學生闡述了學習目標。然后,我通過出示學生熟悉的軸對稱圖形,對學生介紹對稱軸的概念,又通過大量的圖形,讓學生對是否是軸對稱圖形進行判斷,在這一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對稱軸的理解,使學生體驗到了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要求學生記憶了一些典型的軸對稱圖形,組織學生交流了學習體驗。這樣,我通過聯系實際生活,引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情感,使學生得到了具有現實意義的數學知識,令學生對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獲取有了更加濃厚的學習熱情,順利完成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開展合作學習,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時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灌輸式”的教學策略并沒有給予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的機會,學生總是陷入在消極被動的學習狀態當中。但是近些年來,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與發展,教師的教學思想也在不斷受著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影響,正是由于這一原因,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變得愈來愈高。因此,在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從事初中數學教師這份職業,要了解開展合作學習對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優質性,從而將此教學策略深入落實到課堂實踐活動當中,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最終達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這一節為例,首先,我應用多媒體技術出示了一組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圖片,將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共同探討他們的共同特征,從而使學生獲得了對平行四邊形的感性認識,令學生處在了充滿民主氣氛的課堂實踐活動當中。然后,我通過舉例向學生介紹平行四邊形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向學生講述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并指導學生動手制作平行四邊形,于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深入分析。之后,我要求學生自主調動自己的數學知識儲備,在小組中探討四邊形與平行四邊形概念之間和性質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進而詢問學生的合作交流結果,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知識反饋,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最后,我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做了系統整理,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將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開展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發揮,有效體現了新課程改革時期所高度倡導的生本教育理念,切實達到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總而言之,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論改革總體方案》精神,需要教師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具備新的教學思想,唯有如此才能夠創新出如引入直觀畫面、應用問題情境、聯系實際生活、開展合作學習的可行性教學策略。而身為時代發展中的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以更多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策略授課,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琳.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34):157-158.
[2]潘慶偉.關于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83.
[3]胡召軍.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方法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8(0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