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貴
【摘要】化學是初中階段必學的一門課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場景,不但能夠輔助教師展開教學,豐富教學形式,教學渠道及發揮空間也得到了極大延伸。因此,化學教師需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不斷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以此促進初中化學教學的改革和學生健康發展。本文立足于初中化學教學角度,分析了初中化學德育教學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化學;德育;課堂教學
引言:德育教育與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密不可分、融會貫通,其關系著學生的思想品質、道德品行的良好養成,是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主要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把握住課堂的整體性,抓住一切時機實施德育教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初中化學德育教學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大意義
目前,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之快,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育領域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素質教育提倡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思想,這樣的教學思想不僅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還能使初中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得以實現。在初中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思想是整個初中教育階段尤為重要的教學工作,只有教師從實際學情出發,摸索出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化學課堂中,教師將化學教材中的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一方面讓學生學習更廣泛的知識面,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身心健康,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擁有獨立的人格和自主思想。學校要明確教學目標是培養“分數”還是培養“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同時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全面發展。
二、初中化學德育教學策略
1.利用事例介紹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懷
教師在化學課堂上可以介紹一些我國化學家在該學科領域獲得的卓著成就,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分析,激發學生內在的民族情懷,讓學生產生更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教師除了從課本知識出發給學生進行細致的解讀,也可以適當進行教學延伸,引入一些課外的輔助資料,比如,給學生介紹我國科研人員的小故事,讓學生感受他們堅忍不拔的品質。這會讓學生建立更加全面系統的學習認識,不斷加強學生的民族情感,讓學生的背景知識積累更加豐富。
比如,在講解《化學與生活》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故事,即我國科學家敢于攻關、另辟新徑進行研究,最終合成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新物質—人工合成胰島素,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勇于創新、堅忍不拔的科研精神。在給學生講解這個事例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內在的民族認同感,還應當讓學生認識到,在任何領域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艱苦卓絕的努力和付出必不可少。這可以樹立學生積極正面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養成好的治學精神,促使學生在化學課程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2.結合化學物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唯物辯證思想觀
進入初中階段后,教師要多在思維方法和認知標準上帶給學生引導,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外部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一些特定知識點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唯物辯證思想觀,讓學生懂得從多角度、多層面理解看待具體事物,看到事物的多樣性,以實現對學生良好認知和正面價值觀的培養。
比如,在教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這一節內容時,除了講解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會引起溫室效應、造成地球變暖等知識,教師還要給學生普及二氧化碳可利用的一面:二氧化碳是一種良好的萃取劑,在醫療衛生方面是一種良好的呼吸刺激劑,在石油工業上可作為油田注入劑和油田洗井劑等。這很好地糾正了學生原本認知上的偏差,讓學生意識到,要以辯證的思維看待事物,認識事物的多樣性,這樣才能避免觀念上的局限和偏差。
3.結合教學主題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
化學課本中有很多和自然環境資源相關的教學主題,在講到這些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主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讓學生有意識地在生活中注重自身的行為方式,杜絕各種污染和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模式,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比如,在講解《愛護水資源》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數字和圖表的呈現讓學生知道,盡管地球上總的儲水量很大,但其中可利用的淡水還不足水量的1%,淡水資源極為緊缺。此外,如果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農業上濫用化肥及農藥、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等問題都會使水污染問題惡化,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制約經濟發展。教師可以結合這個主題給學生展示事先準備好的一些資料,如科學家對環境遭到污染破壞后,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會受到哪些影響的預測。學生看到各種湖泊、河流和海洋的污染狀況時,會受到觸動,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方式能極大地加深學生對知識要點的學習印象,并且向學生傳遞正面價值觀。
結論: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思想具有很大的教學意義,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當前教育教學的發展狀況,認識到德育教育在教學中發揮的價值。初中化學教師要善于利用多樣化教學模式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轉變為趣味化、生活實際化,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化學教學活動之中,從化學實驗中領悟科學精神、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使他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同學,梁青.初中化學學科育人功能的實現——“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恒”一課教學感悟[J].中國德育,2018(22):46-48.
[2]陳良鋒.陶行知教育思想對當前德育工作的啟示[J].考試周刊,2018(81):127.
[3]蔣孝安.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德育初探——凸顯家鄉特色,巧妙實施德育[J].新課程(中學),2018(07):228.
[4]杜曉梅.淺議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J].新課程學習(下),2012(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