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創新,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成為教學主流,明確強調要提升學生思考能力,這一階段的學生,對邏輯思維的認知并不明確,對知識的認知仍處于圖像化,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獨立思考能力,為創新教學方式做出新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養成方法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踏入學習生涯的第一步,而學生的塑造性非常強,教師要抓住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培育和指正,正因為其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尚未形成,更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考方式進行培育因此,需要每一個小學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入探究。
一、獨立思考能力在學生日常學習中意義重大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是在教師帶領下完成數學知識思考,忽視了學生的課堂地位和課堂角色,學生在課堂學習時都是通過教師直接告知教材內容的結果,學生主動思考的步驟直接跳過,甚至讓學生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下,學校強調關注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獨自探究事物的能力,獨立思考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小學升初中甚至到高中都有非常關鍵,因此,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講解、鞏固、提高,也要注重學生思想深度和廣度的延伸,
二、現如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足的原因
應試教育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師只要講好基本的課業知識,而學生只要了解老師的解題思路,會做固定的基本的題型,最終考個好成績即可,課后更是被大量作業所充斥,無暇顧及業余愛好,主要依靠海量的數學練習題開,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做好獨立思考,完成數學習題的角色轉變,而課堂上如果無法真正實現獨立思考,真正理解數學知識,那么課后的數學題對與學生開說確實有一定難度,會出現學生課后作業作弊現象,這種現象時教師和家長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所以,這種灌輸式教育模式使學生總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其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把學生的思想禁錮在一個固定范圍內,因此無法具備主動思考的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涯造成很大影響。
三、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一)營造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環境對人有深遠的影響,被動式的學習模式會使學生思想停滯不前,因此,教師要根據課堂內容營造靈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問題、做與數學相關的小游戲并有相關禮品或獎勵相送等方法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數字計算”時,其教學任務就是提升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和提升計算速度,教師可以完“數字計算接龍游戲”,由教師開頭隨意說出數字,指定學生快速完成口算,接著讓這名學生隨機出一道計算題,由他后桌完成口算,這樣以游戲的方式提升學生計算的思考速度,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促進雙方知識火花的碰撞,這樣的課程不僅能讓學生感受收獲知識的喜悅,也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采用與實際相結合的課堂形式
數學內容相較于其他學科較為枯燥,它是數字、符號、圖形的結合,是抽象的,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存在一定距離,學生學起來較為困難,由此就會出現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長時間下去就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實際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構建生活與數學之間的橋梁。例如,在講解“三角形”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作為教學道具,比如,生活常用到的小東西三角手機支架,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運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這時學生就會陷入思考,并去尋找。
(三)教師提出質疑,引發學生思考
要想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課堂中得到鍛煉,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疑問,并對該問題產生思考,積極解決,教師讓學生大膽質疑教材中的內容,其實學生質疑的部分也正是他們沒有理解的部分,例如:三角形的面積為什么是低乘以高之后還要除以二,除以二的依據在哪里?當學生勇于提出這樣的質疑說明學生開始進入思考,教師可以用實際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的事物,進行分析,對這三者的數據、面積進行研究。同時,教師要耐心鼓勵學生,這時學生會讓學生不拘泥于課本,慢慢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發揮主觀能動性及主體性。在學生質疑的同時,教師要對其加以贊揚,讓學生有自信、有勇氣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設置課后小組探討學習的方式
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及課堂內容的難易程度將其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輪流就某個數學問題進行探討。小組討論的模式可以讓學生通過探究、獨立思考來獲得知識,同時課下輕松、愉悅的討論氛圍相比課上緊張的討論更容易激起學生想法與靈感的碰撞,由此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鍛煉。同時,教師對學生的討論加以引導,可以使學生的討論成果最大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束語
雖然小學課本知識相對簡單,但小學教師教學任務的難度卻是不容小覷的,面對一群活潑好動的學生,如何讓他們真正理解數學知識,不再對數學避而遠之,并由此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是值得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思考的問題。同時,教師要尊重、理解學生,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獲得成就感,激發對數學學科的興趣,由此熱愛數學,從而使思維得到發散、獨立思考能力得到鍛煉,學習成果也會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陳釗榮.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方法研究[J].天津教育,2021,(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