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雷
(安徽省渦陽縣梁嶺小學 安徽 亳州 233600)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小學生在生理以及心理上各方面都還不成熟,并且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準確把握學生的特點,并以此為依據(jù)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任務,及時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閱讀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其目的不僅僅是通過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也要通過閱讀讓學生的情感世界得到豐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感知能力,使學生真正的做到全面發(fā)展。所以語文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小學語文閱讀實際教學內(nèi)容能夠與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完美有效的結合,促使學生的心理與生理能夠得到雙向發(fā)展。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語文下冊《我們奇妙的世界》閱讀教學時,由于教材中的內(nèi)容過多,學生閱讀過程中會感到乏味,語文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分享在大自然中發(fā)現(xiàn)的動植物。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熟練的掌握教材中的生字生詞,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加深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了解與認知。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年齡較小,生活經(jīng)驗少,語言積累少等特點,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讓他們直接閱讀文章,磕磕絆絆不說,茫然無可適從是在課堂上演的經(jīng)典模式,繼而學生的表達能力明顯下降,而部編版本教材的研發(fā),在極大程度上結合了小學生心理特點,從小學生視角出發(fā)對語文教材進行的編撰,教材中的插圖、內(nèi)容、言語更加生動,更具有故事性,而閱讀作為部編版本的中心,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多說,愛說,學生敢于說話,才能引導學生去閱讀,敢于表達的課堂教學,例如,在進行《聽故事,講故事》這一欄目開展時,首先它的取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延伸學生的課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會講的故事,以故事作為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不僅加深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也使培養(yǎng)了學生多說愛說習慣的養(yǎng)成,打造高質(zhì)量的學生閱讀課堂教學模式。
小學生普遍缺少必要的自我辨別能力,不能夠?qū)ψ陨硇袨檫M行約束和規(guī)范,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不能夠?qū)W生進行科學指導,那么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面對這一情況,教師就需要扮演好指導者角色,發(fā)揮自身的閱讀指導作用,并通過完善閱讀指導體系來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動力。第一,教師要注意把課內(nèi)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以便擴大閱讀指導的范圍與內(nèi)容。例如,在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閱讀教學指導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圍繞本單元的想象話題,引入課外閱讀作品《雪孩子》《霧在哪里》等給學生提供優(yōu)良的閱讀環(huán)境,擴大學生的閱讀積累。第二,指導學生增加課外著作閱讀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海量閱讀,擴大閱讀數(shù)量,甚至是讀一些閑書,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接觸并了解世界;讀深刻一點的書,哪怕學生有些時候不能夠完全讀懂,也能夠啟發(fā)學生深化思維,引導學生累積必要的素材與閱讀方法。
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能夠通過開展一定的課外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而不是處于被動地位,被強制性的要求去進行文章閱讀和背誦。
例如,在學習《觀潮》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出示幾張有關于潮水的圖片,而后引導學生思考:“提到‘潮’,同學們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搶答,不能用相同的詞語回答,于是學生的積極性被重復的調(diào)動起來,紛紛回答“雄偉”、“壯觀”、“磅礴”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夠?qū)Α俺薄庇幸粋€大致的印象,接著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讓學生對“錢塘江大潮”進行概括,學生就不禁用上了在上一環(huán)節(jié)中所提到的詞語,如“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等。同時,教師可以設立相應的朗誦比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有感情、有思想的進行文章閱讀,其他學生則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投票,選出朗誦最好的小組,對于全班同學選出的最優(yōu)秀的朗誦者,教師可以相應地準備一些獎品來進行獎勵,使得他們能夠收到來自于教師的正面的反饋,進而鼓勵學生更加認真用心的進行文章閱讀,以此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教材是老師教學的主要依據(jù),作為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育的實施者,要深刻領會“部編版”教材體現(xiàn)的教育思想,認真研讀其編寫方法,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素質(zhì)教育為本,在教學實踐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