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榮
(寧夏銀川市永寧縣第二小學 寧夏 永寧 7501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們會發現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逐步減少,課堂氣氛變得沉悶。這就需要老師更新觀念、與時俱進,變換課堂形式、改變課堂格局,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怎樣做才能讓學生愛上你的課,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我們在備課前往往忽視了學生已有的認知情況,教學設計往往從網上或教案書上拿來就用,而上課過程中發現好些不理想的狀況超出了自己的設想,如課堂上回答問題的同學少,課堂氣氛沉悶;有些問題很簡單,但學生答不出來;有些難的問題學生更是一頭霧水。教師在課堂上會發牢騷,認為學生怎么這么笨。但課下反思一下,找找自身原因,我們課前并不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把別人的教學設計搬來就用,即便是名校名師的教案并不一定適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或提出的問題過難不直接,學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或制定的教學目標過高,學生難以達到。教師講得很費勁,但學生還是一臉的迷茫。我們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認知的情況下,按照學生已有的水平,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更有效,甚至達到高效課堂。如在教學《新型玻璃》時,我采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來填玻璃的種類、特點和作用。這樣,不僅讓學生比較清晰地了解整篇課文的內容,還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潛能,就看教師怎么激發,讓學生學習的潛能在課堂上得到最大的釋放。隨著信息傳遞的多渠道、多樣化,我們教學的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如過去多采用ppt課件進行教學,現在除了ppt,還可以用西沃白板設計的課件教學,它使我們插入的聲音和視頻更穩定,不易丟失鏈接。同時可采用人機對話形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另外通過家長微信群,發出預習任務,讓學生在家中學習,老師檢查完成情況,第二天,抓住學生共有的疑難問題來解決,節省學習時間,提高課堂的效率。
如我在教學《鯨》時,課前我把做好的微課發到家長的微信群里,先讓學生在家里看微課學習并完成表格。由于學生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完成表格的情況也不同,有的完成的很全面,有的完成的比較簡單,但通過這次嘗試我發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鍛煉。當正式上課交流時,同學們把從網上搜集到的或從資料書上查找的知識匯報出來時,讓我大吃一驚,學生匯報的內容很全面、很充實,有些內容讓我耳目一新,我感受到學生身上的學習潛能真的很大。平時,我們不太相信學生的能力,總是不敢放手,課堂上牽著學生走,讓學生機械地、被動地學習,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完全被埋沒了,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1)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這種課堂教學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1)課堂教學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往的課堂是教師一言堂,教師講地津津有味,學生聽地昏昏欲睡。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變換教學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積極思考、踴躍回答,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我在教學《將相和》的第三個故事《負荊請罪》時,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上講臺表演課本劇,學生爭著扮演角色,演員演的認真,臺下同學看得專心。表演完后,學生對兩個人物形象理解得更深刻,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換一種形式教學,讓學生耳目一新,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比老師多講更有用。再如上《打電話》這課時,我們把相聲搬到課堂上,讓兩個男生說,大家聽完,評論誰說話簡潔,誰說話啰嗦。同學們踴躍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課堂教學輕松、流暢,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極其高漲。他們在分享觀點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原來自己可以做的這么棒。教師退居幕后,不是一直站在幕后,一言不發,而是抓住時機走到臺前,在關鍵時刻,對難點問題給予學生點撥指導,將問題透徹地解決,真正起到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該出手時才出手,而不是時時表現自己,霸占課堂。還課堂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我們的教學才會真正的發揮教育的作用。
總之,課堂變革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真正轉變教學理念,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有效,真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