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瀾
(安徽省來安縣實驗小學 安徽 滁州 239200)
口語交際是一種教學策略和方式,是聽話、說話能力在實際交往中的應用,聽、說話是口語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包括交際過程中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概括、歸納等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只有讓學生多種感觀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才能切實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從小學語文教學視角看,文字教學情況會直接受到語言情況的影響,同時語言的表達能力也會有效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但是在實際中,小學語文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讀寫分離的情況,教師單方面地將學生口語交際和寫作訓練分成兩個部分,并且教師在教學中過于看重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導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受到了諸多限制。讀是所有語文學習的基礎,閱讀的過程就是一個積累沉淀的過程,是一個吸收的過程,其實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方法在某些方面而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方法有些類似,首先都要有一定的積累,因為你只有擁有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夠把這些素材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轉化,只有見過的越多,才能夠懂得的越多,有時候同樣的一個意思,就會有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通過閱讀可以讓我們了解到更多語言的魅力和說話的技巧。
例如,在學習《口語交際:商量》這一內容時,這一部分剛好也是學習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常遇到的交流場境,特別是對于一個小組作業(yè),想要圓滿的完成這個任務,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協(xié)商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兩個完全契合的人,更不要說一個小組中有四五個人的時候,更加容易出現(xiàn)爭議,這個時候如果掌握不好與別人進行商量時的語氣和說話方式,就特別容易引發(fā)沖突,最終可能會導致小組合作無法完成,教師就可以建議學生多讀書,從書中別人的經(jīng)歷中學習到為人處世的道理和說話的藝術。
在口語表達訓練體系中,小學生首先要學習拼音,拼音的特點是能將學生的發(fā)音直接用字母表示出來,非常適合小學生記錄自己的語言。當學生熟練的掌握拼音之后,老師要帶領學生用拼音記錄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或看到的事物,鼓勵學生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學習,隨著知識的累積,小學生會不斷學習漢字,培養(yǎng)學生在拼音記錄的同時,需要在下面寫出他們知道的漢字,逐漸累積漢字與拼音的對應數(shù)量。在小學生邊寫作的時候,讓他們邊讀出來自己所寫的內容,這種邊寫邊讀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字和拼音的印象,為今后學生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口語表達訓練做好鋪墊。“微視頻”課程是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制作上以短小為特點,不讓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是以能量密度較大的方式集中一個知識點進行傳授,并且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將注意力在短時間內集中在“微視頻”上。老師在制作上經(jīng)常以學生身邊的事物為切入點,讓學生更好理解語文口語表達知識,將語文問題以動畫、視頻、圖片等學生有興趣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是學會認字、鍛煉口語的表達能力,小學語文能夠教會學生在不同場景下用不同的語態(tài)和不同的表達方式。在開展閱讀課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將閱讀與口語表達進行有效的結合,構建綜合性的學習體系,讓學生在拓展活動參與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口語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yǎng)。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在閱讀課上根據(jù)具體的素材內容組織趣味的辯論活動。讓學生再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辨思維,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口語思維,全面提高學生在口語組織和綜合表達方面的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皇帝的新裝》中所包含的主要內容進行思辨,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口語表達和實踐訓練空間。不僅如此,教師需要注重其他類型拓展活動的有效組織。積極組織演講等趣味的演講活動,讓學生通過演講來實現(xiàn)自身語言思維的有效訓練,同時也能夠實現(xiàn)學生口語表達心理素質的強化建設。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課中的具體學習感悟進行演講交流,例如,針對《將相和》中的中心思想,圍繞“知錯就改的優(yōu)秀品格”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和訓練,以此來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方面的綜合能力。
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應該始終秉持著持之以恒的心態(tài),采用多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始終接受到高質量的教學,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獲得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