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艷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心理健康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心態、積極的情緒、合理的自我管理以及健康的身體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內容,體育運動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方法。對于大學生而言,即將步入社會,成為獨立的個體,其心理及身體素質都需要加以磨煉,以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在體育運動中,大學生可以通過選擇多種運動項目來自由釋放內心的壓力、不快、苦悶及其他負面情緒,通過運動過后的成就感、身體的疲憊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基于運動后的心理狀態以及大學生的內心情緒活動,可以充分說明運動干預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二者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特點。
利用體育運動可以有效釋放大學生的內心情緒。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師會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安排運動負荷,使大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練,充分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在業余文體活動中大學生可通過選擇適宜的體育項目,進行規律的體育活動。大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可有效改善精神狀態,調節內心情緒,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及一些負面情緒;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物質,這些物質被稱為人體的快樂因子,通過分泌這些物質能夠緩解人體的不適感,產生愉悅的情緒反應,有助于大學生減少抑郁、舒緩壓力、排解負面情緒等。所以,當心情煩悶時,可以通過體育運動來調節。大量研究表明,適當的體育運動能促進大學生身體的良性發育,保障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短距離項目100m跑,極其考驗大學生的爆發力,在跑步過程中,大學生需要注意力集中,全力奔跑,這個過程會釋放內心的全部情緒及學習帶來的壓力和焦慮。據相關資料證明,在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上,同時開放多種體育運動項目,供大學生自由選擇進行相關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助力大學生身體的健康發育,還能進一步降低大學生皮質醇的含量,進而有效提升大學生的記憶力和專注力,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由此可見,體育運動具有諸多優勢,不僅可以釋放大學生情緒,還能改善學生的相關學習能力,進而幫助大學生成才。
體育課程是具有活力、激情、創造性的課程。在文化課學習后,較重的學習壓力會導致大學生心理產生一定的排斥感和焦灼感,這時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可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同時還可以使其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眾所周知,體育運動對于大學生的吸引力和號召力是非常大的,一方面,當前我國高校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逐步改善,提高了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向往和熱情;另一方面,體育運動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較為明顯,助力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確保大學生的內心充滿了陽光、積極、樂觀等正向情緒。得益于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喜歡,在參與過程中,大學生會呈現更為飽滿的狀態,用最大的努力和熱情完成相關的體育運動。體育活動讓大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不僅內心會充滿愉悅的情緒,還能影響到其他同學,進而形成一個充滿陽光心態的樂觀團體。由于體育項目多種多樣,因此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而在體育課程中,經由體育教師的講解和幫助,大學生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完成相關的體育活動,進而確保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例如,在足球等劇烈運動中,需要大學生做好相關的熱身活動,進而保證體育運動的安全性。而這些激烈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僅能夠收獲大學生的喜愛,還可以進一步加深其對體育課程的熱愛,為日后的課程安排打下良好的基礎。“投其所好”在體育項目的選擇過程中的有效應用,可以激發大學生的參與熱情,開發大學生相關體育項目的潛力,激發大學生的體育運動參與度和積極性。
體育運動項目有團體項目和個人項目,其中個人項目是展示學生風采的有力方式。例如,長距離5000m跑項目中,不少大學生對長跑具有一定的排斥感和抗拒感,尤其是女大學生的參與程度較低。體育教師應秉持科學的教學態度,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較為務實的教學方案和實施措施,幫助大學生參與長距離跑的活動。針對女大學生自身的抗拒意識,體育教師可結合其實際經驗,充分闡述長距離跑對于女大學生的強大益處,如長距離跑具有自救功能以及美體塑形、強身健體等功能,這些特點都是長距離跑運動帶來的好處,體育教師應循序漸進地完成長跑項目的教學和講解。同時,在大學生開展長距離跑活動,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毅力和耐力。長距離跑運動不同于其他運動,其可以在鍛煉過程中不斷磨煉大學生的精神意志,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堅持,使其完成相關的鍛煉活動,實現對自身能力和身體極限的超越。通過相關體育運動,能夠改善大學生的參與情況,激發大學生的參與熱情。體育教師應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及正確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進而實現大學生毅力和耐力的提升。增強大學生的毅力,使其不僅可以在體育運動中展示出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能在其他日常活動中提升對某種習慣的熱衷程度。由此可見,體育運動對于大學生的心理素養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同時還可以為大學生在其他領域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拼搏精神是體育運動的核心素養。無論自身的運動能力強弱,都應該在體育運動中拼盡全力,進而體現體育運動的核心價值。大學生參與體育項目,應該認認真真地完成相關的活動內容,從而實現體育運動的目的。體育教師應結合一些體育運動項目,有效改善大學生的運動狀態,努力激發大學生的拼搏精神,進而強化大學生的心理素養。例如,足球運動需要2個團隊進行激烈的拼搶,任何人懈怠或放松警惕都可能給對方造成有利的進攻機會。足球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大學生的體能素養,還能培養大學生的拼搏意志,促使大學生對于任何一個機會都牢牢把握,同時,大學生在領悟拼搏精神的重要內涵之后,可以有效將其應用到其他學科中,進而實現大學生的綜合發展。
團體體育項目需要大學生的集體合作,這對大學生而言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團體活動是培養大學生的合作意識、交流能力、大局意識以及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團體項目可以實現每一個人的價值和作用,而個人的突出表現可能無法帶動團體整體的進步,只有全體成員服從指揮、統一行動,才能有效完成相關團體體育運動。團體項目可以帶動大學生的積極性。以籃球運動為例,籃球運動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它需要5個人共同努力才能收獲勝利。因此,類似的團體項目可以充分激發大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交流意識,同時可以促使大學生內心環境發生變化,讓大學生充分意識到團結的力量、每個人的特殊優勢以及通過集體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道理。在生活中同樣如此,大學生可以與其他人開展深入的交流和學習,進而在打開心扉的過程中收獲朋友,促進內心的健康成長。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不只表現在體育運動過程中,還表現在大學生未來的成長階段,其處處都需要合作、交流,這種團隊意識可以影響大學生的一生。
體育運動項目的有序開展,可以促進大學生心理活動的健康發展,尤其是一些較為內向的大學生,有效的體育運動可以幫助其打開心扉,同時證明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在團體活動中大學生可以收獲友誼,同時還能夠感受同學之間的信任和幫助。基于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和相關活動的針對性,體育教師要積極拓展更為全面化的體育運動,積極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相關的體育運動。通過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助力大學生心理建設的良好發展,積極為大學生排解負面情緒,糾正大學生一些錯誤的鍛煉方式,為塑造大學生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而不懈努力。
體育運動能有效改善大學生的心理環境。體育教師通過具有針對性、科學性的體育課程,能實現大學生心理、生理的雙重改變,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