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佳
(江西省九江市衛生學校 江西 九江 332007)
在中職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發展下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中職學校發展的必要條件。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方式,擔負著對中職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重擔。在新形勢下中職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順應時代需求,教學方式不斷創新,積極探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1.1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中職學校學生還處于青春期階段,行為和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在此期間開展是思政教育能很好地規范學生行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部分中職學生由于家長的過度溺愛,導致出現以自我為中心,自控力差經常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缺乏自主生活能力,缺少毅力等問題[1]。學校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能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尊敬師長等優良品格,還能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各基層培養全方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1.2 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素養。很多中職學生在進行實習課時,缺少良好的職業習慣,經常出現亂丟使用過的工具、不愛惜實驗設備等現象。所以學校要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進行培養,形成適合工作的道德理念,幫助學生培養職業情感,樹立職業理想,從而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通過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都能得以實現。同時培養學生端正的工作態度,具有敬業精神,而良好的職業習慣和素養,是學生未來更快適應工作崗位和社會的基本條件之一[2]。
1.3 幫助學生樹立自律意識。中職學生由于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導致自律意識不強,經常遲到早退、上課不認真聽講、曠課甚至出現打架斗毆、早戀、辱罵教師等行為,中職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明確作為學生的身份應該具備的責任和義務,幫助學生樹立自律意識,幫助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有自律意識,堅守崗位責任,牢記行業紀律,為社會和企業培養綜合素養水平高的人才。
2.1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死板。當代中職學生的思想受到多元化的影響,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逐漸受到變化,人生觀也逐漸向多元化發展,但部分中職學校的教學還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使學生進行被動學習,同時又因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表面,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和突破[3]。而且部分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并沒有對課堂互動有足夠的重視。中職教師的教學方式死板、知識無法和現實社會接軌,導致課堂枯燥,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強,從而影響思想政治教學效果。
2.2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缺少專業人才。當前很多中職學校有關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不穩定,缺少專業的輔導員,而現有的大部分教師又多為兼職人員,工作強度大導致精力不夠,知識教學效果差;教師分工不明確又對工作思路缺少統一性,難以形成結合性教學,各部門缺少高效的協調機制,中職學校又缺少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保障機制,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教師資源流失。
2.3 學生在互聯網上常出現失范行為。在我國使用互聯網的人群多數為學生,而互聯網又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媒介,因為互聯網存在“虛擬”特點,現實中的法律及相關法規在互聯網上的作用很難體現,導致大部分中職學生想當然認為網絡是“無規則、無道德”的空間,又因中職學生對法律知識了解的并不充分,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導致近年來中職學生在網絡上頻繁出現失范行為。
3.1 樹立創新教育理念。中職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學校領導層及教師就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重視思想政治教學是導致中職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存在表面,并不明顯的根本原因,而教師的個人能力與思想直接決定了學生受教育的走向[4]。但部分中職學校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學,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不僅影響于專業課程的契合度,還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不利。
例如,中職學校可以通過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講座,加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并在日常教學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課程相結合,形成新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教案設計時,首先理順整本書的教學思路,然后針對不同的班級進行針對性教學,從而形成特色教學風格,提高學生興趣。
3.2 創新教學形式,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中職學生的思想自主意識不斷增強,教師應充分利用此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在課堂中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也要充分與學生的思維方式融合,將傳統的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結合,創建性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中有關職業規劃的教學時,教師先提出問題:如何獲得一份好的工作?然后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并和小組成員共同設計關于自己的職業規劃后派出學生代表總結該小組每個人的職業規劃,然后引入案例進行分析,以終南山院士為例,通過回顧鐘院士團隊發現新冠病毒到現在的職業發展進程,稱之為“職業發展軌跡”,并結合職業全景圖進行講解,提出職業生涯設計的意義,通過角色扮演形式讓學生自行設計職業規劃:我校優秀畢業生小A到我校看望同學,讓一位學生扮演小A,其他同學對其進行“上學時是如何進行職業規劃的、結合創業經歷如何根據主客觀條件適當調整職業理想”等問題的提問。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活躍了課堂,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對所學知識進行充分理解并運用到生活實際中。
3.3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隊伍建設
3.3.1 由于部分中職學校的待遇相對差導致師資力量不夠,所以中職學校應加強思想政治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并在思想政治輔導員招聘和培養上嘗試一些新的思路。
例如,在教師人才的選拔上,通過公開招錄選聘優秀的高校畢業生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隊伍,在選聘程度上,校領導班子可以采用組織推薦和公開招聘相結合,有相關部門制定選拔標準,不徇私情,做到全程公開、公正、透明。而選拔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在重大的政治問題上堅定立場,在思想上和言論上要與中央保持一致,同時要求思想政治教師不能帶異樣眼光看待中職學生,關心學生成長,保證選聘進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人才必須德才兼備、前行教書育人、熱愛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事業。
3.3.2 部分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的自身素養不夠,導致很難對學生提出來的相關思想政治問題做出準確的回答。所以中職學校也要加強有關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從而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更好的為學生服務[5]。
例如,在培養在校教師時,要構建培養教育的機制,可通過開放講座的形式進行有關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加強自身的道德素養并引導教師將側重點放在學生創造力上,同時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和信息匯總能力及學生的三觀水平,并觀察學生對自己未來是否進行理性分析和規劃培養學生建設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向,同時在教學中適當增加基礎和綜合內容的部分并加強學生明是非的能力,并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創建適合的教學方案。同時針對未上崗教師要做到先培訓再上崗,加強系統性學習后,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3.4 組織實踐活動,提高中職生職業素養。思想政治教育對中職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培養職業道德素養,從而更好的進入企業工作,適應社會生活。所以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將事業要求充分加入到教學課程中,把職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結合。
例如,在學習《職業道德與法治》這一單元后,教師可以根據拓展板塊內容以“職業道德與法治”為主體開展辯論活動。將班級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搜集辯論素材,并在課上進行辯論。最后教師進行相關總結:道德行為規范不僅能促進自律習慣的養成,養成自我約束能力,懂得自尊自愛,同時還能促進與人交往的友好現象,從而提高個人禮儀修養的水準。因為中職生的年齡導致了性格和思想不成熟,很多學生沒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很難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所以開展職業道德與法治相關辯論對此階段的學生十分重要。
例如,在進行“職業精神”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做出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然后通過鄭州洪水事件提出有關職業精神的問題,如在鄭州洪水時,消防、醫護等人群的職業精神是什么?若沒有這些人對災后人員的救助,會發生什么?為什么受災群眾會有“看見消防就安心了”這種想法?,根據以上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最后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在鄭州洪水事件中,公安消防部隊和醫護人員秉承職業操守,遵守職業道德,才能把洪水災害降到最低,在此期間教師對學生自己職業規劃中的職業精神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精神,為社會提供高素質人才。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中職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足,應該將關注重點從只看重中職學生的職業技術培養轉移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創新能力。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課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大培訓監管力度,針對學生情況創新教學方法,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