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權 甘肅省永靖縣劉家峽中學
眾所周知,青春期即是“叛逆”的代名詞,這一時期的學生往往在迷惘中探索著自我存在的意義,因此,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產生諸多的問題,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而由此也可見班主任管理對初中學生的重要意義。中學階段是每個人前半生的重要轉折時期,中學生在這一階段接受的教育對未來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學習中,能夠影響學生心理的因素貫穿著方方面面,因此班主任需要每天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關注他們生活中的瑣事,以便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狀況,保證他們在成長道路上的安全。
作為初中階段的班主任,我們要從自身出發改變自己教學和管理的觀念,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與談話,并且在談話的過程中,要注重自身談話的藝術,不應該強制管束學生,而應該放低姿態和學生作為“朋友”,真正的了解學生,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去進行德育的引導。如此,我們就能真正的了解學生所缺失的內容,并及時的調整與補充。
例如,我們可以借助班會,將傳統的師生關系進行轉變。以往在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一堂言”,跟學生沒有溝通和互動。現如今我們就可以轉變這種形式,在班會中跟學生聊天,詢問學生近期發生的問題,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困境,并以自身為基點向學生進行講解,幫助學生一起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談話的藝術,不可幫學生做決斷,而是要進行逐步的引導,并在引導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如此,不僅能夠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還能幫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多種問題,進而實現了教育的延伸。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心理上表現異常,時而受學習環境的困擾,時而受學生之間關系影響,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內心,在這個叛逆的成長期很容易鑄成大錯。作為初中班主任,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工作重心之一,但是班主任也不能時刻盯著學生,因此培養優秀的思想品質,促使學生在艱難的環境下能夠冷靜應對困難,逐漸形成強大的內心。其次,中學生剛剛從兒童邁向青少年,他們對世界的好奇依然存在,班主任在引導過程中可以借助一些趣味活動使他們越挫越勇。
例如,傳統的教育思想不僅已經深入到教師心中,大部分家長也深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經常把孩子的學生成績作為評判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這樣的評價標準容易使學生走向極端,而且對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學生在校園中學習知識固然重要,良好品質也必須作為教學的重點來進行培養。優秀品質的形成需要健康的心理作為基礎,只有將教育活動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相聯系才能更好地培養人才。于是,筆者在班級中成立了幾個興趣小組,先讓學生根據自身喜好報名,在定期的班會中,給出學生一些時間在小組內互相學習討論,既能增進學生之間感情,又能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這樣的方法在教育潮流中已經成為主流,簡單易行,而且效果頗好。
在任何教育中賞識評價都是非常重要的,當教師給予學生正向的評價時,就會激發學生更多的熱情,從而更好的表現自己。同時賞識教育也是建立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基礎,教師對學生進行賞識評價,能夠更好的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作為初中階段的教師,一方面要保持自己誠懇、認真、負責的態度,給予學生關愛,了解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另一方面,還要對學生進行賞識評價,抓住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于學生表現好的事情給予及時的肯定,錯誤的事情也給予及時的引導,以此來樹立學生更加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在一般的教學中,我們會更加注重學生學習成績以及學習能力的高低,卻忽視了學生的賞識教育,以及對學生自身素質的評價。所以在教師與學生溝通中,我們要注重觀察學生,不僅從學習方面去了解學生,還要對學生的行為、品行、言語等方面進行了解,并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如有的學生每天放學之后都會主動的幫班級關門關窗,做好善后工作;再如有的學生會非常積極主動的幫助同學;還如有的學生對任何人的態度都非常好,說話始終都很有禮貌等等,這些都是值得贊揚的地方。因此,我們要及時發現學生身上這些優秀的“點”,對學生進行賞識評價。同時,我們還可以選取幾個優秀的案例,來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正面的引導,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必然能夠增強學習的信心,這樣就能在逐步的滲透中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德育教育是針對人的社會屬性,心理健康教育則是針對人的自然屬性,需要心育工作的支持;德育與心育二者極為密切又互為補充。掌握較全面的班主任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對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因為心理健康是德育教育開展的基礎。
近年來班主任管理工作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反饋,其中反應最強烈的則是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先前的初中教育更關心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心理需求。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一言必談中考、升學率,這些關鍵詞成了學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因此,對德育教育工作起到了不小的影響,當我們翻過身來審視德育教育工作的路線時,我們便會發現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德育教育工作依然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德育教育工作,所以以心育助德育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要從德育教育工作的本質上入手,啟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徑,因為注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的需要,作為班主任就必須要以認清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的后續發展應更注重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和長效性,班主任教師必須要依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相關心理學教育理論展開教學,并與德育教育相融合,最終落實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
在一般情況下,初中班主任教師都會帶領學生度過三年,從一開始的不熟悉、不了解逐漸轉向心靈相通。三年時間里,學生和班主任都會經歷很多事,對每個人都各自產生著影響。學生會隨著年級增長,心理相對成熟,漸漸適應了初中階段的學習與生活。而有些學生性格倔強,心理不穩定,學習情況也難以把握,同時他們也很難快速適應初中生活。這時的班主任對學生的情況難以把握,就會采用很多不適宜的方法和舉措來進行管理,這樣就會影響到初中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就要求我們初中階段的班主任能夠在學生入學后及時了解和觀察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最好是做好筆錄,方便日后的管理和教育。
例如,班主任可以開展調研活動,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問題來了解班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任何階段的學生在學習和受教育的過程中都能被管理者定性,也就是說,隨著管理時間的增加,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默契度會越來越高,并且這種默契度會長期存在。因此,把握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表現和需求制定相應的管理教育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學生步入初中校園后,班主任首先要關注的就是生命安全心理環境的創設,因為初中階段相對于小學,學習壓力的增加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學校的管理也比小學更加嚴格。初中階段心理變化和性格變化都不在班主任的可控范圍內,需要進行生命安全教育管理增進他們對生命的保護與尊重。初中校園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他們面對陌生的同窗和教師,難免會產生一絲焦慮,這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十分不利。因此,班主任需要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友愛的氛圍,讓他感受到身邊陌生的同學和教師都是來幫助他們成長的。
創設生命安全的心理環境,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入手,一方面是班主任要有積極健康的學生觀。由于初中生在三年學習生涯中通常是以教室中學習為主,而且班主任教師無法時刻守護在學生身邊。因此,他們對于初中的學習生涯會感到壓力很大,沒有小學階段的自由,所以說及時樹立初中學生觀,對于他們適應初中的生活與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是針對他們的心理教育,在先前受教育階段,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任何事,都要依賴家長或者教師去協助。但是在成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以后,面對困難時心理承受能力就顯得微不足道,非常容易受傷,而且受挫之后極端想法的出現概率也會提高。因此,班主任管理需要幫助學生養成一定的自主能力,提高解決生活難題和學習難題的能力,以免出現被困難打倒的局面。這種心理輔導是每個班主任都要付諸實踐的教育過程,倘若能夠使他們及早進入初中學習的狀態,他們的學習能力才會進一步的凸顯,自身的光芒也會大放異彩。
總之,初中是學生非常重要的人生時期與關鍵階段,這個時期的班主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決定學生是否建立正確的認知與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我們就要從生活和學習中的小事出發,通過不斷的滲透與引導來幫助學生提升道德品質,進而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心理健康是每個中學生都應具備的學習條件,培養手段豐富多樣,找到適合學生的才是重點。班主任每周都要抽出時間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有效干預,防止他們誤入歧途。但是,中學生在校外的時間也非常多,社會和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要多費些心思,切實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以及青春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