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佳
(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 江蘇 南通 226000)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在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基礎性階段。但隨著年級的升高,課業壓力及升學負擔較重,并且由于教師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因此學生會對英語學習喪失學習興趣。而微課逐漸受到了教師的廣泛關注,充分的利用了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對英語教學進行了更好的輔助作用,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制定相關微課內容,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重要幫助,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在初中英語教學階段,由于學生剛剛進入系統性的英語知識學習,所以會在學習當中產生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教師不斷的將創新型教學模式融入到課堂當中,從而讓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技巧并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通過微課更加直觀形象的進行閱讀以及寫作的學習,提高課堂參與積極性,從而促進教師英語教學順利開展。其次,在微課學習過程當中,可以充分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理解更多的詞匯以及閱讀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然后,通過微課教學的整體滲透,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能力,從而在日后的學習當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2.1 轉變教學觀念,創設微課學習環境。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只是對單詞以及語法內容進行口頭講解,并沒有讓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所以學生在進行學習過程當中缺少英語學習技巧,并且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需要教師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將為課教學融入到英語課堂當中。[1]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Unit 2 School life之前,老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節引入微課,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的形式對課本內容進行學習,更加清楚的了解學校生活,有利于很快的融入到教師的教學課堂當中。通過在課前營造微課學習環境,有利于增強英語微課教學的實效性。另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微課學習的意識,要不斷的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水平以及微課教學能力,為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
2.2 利用生活化的微課形式進行英語教學。英語知識來源于生活且要服務于生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英語被應用到方方面面當中。而要想更好的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就要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同時要從生活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與微課教學充分相融合,可以有效的將生活當中的英語應用到教學課堂當中。通過二者的有效結合,可以共同的促進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提高。[2]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Unit 7 Seasons過程當中,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當中的觀察來描述一年四季當中的景色,并且要通過多媒體設備放映關于一些季節變化的相關視頻。讓學生結合生活與視頻內容進行充分的交流討論,在討論過程當中可以對所熟知的內容進行充分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3 利用微課形式進行英語分層教學。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對于英語學習的能力有所差異。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因材施教的形式運用到微課教學當中進行分層教學,從而使各層次學生都可以共同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利用微課短小便捷的特點,可以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觀看,從而進行知識的復習與鞏固。并且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相關的微課教學內容,及時調整教學方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3]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過程當中,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微課的觀看來描述關于野生動物的具體詞匯,并進行相應的拓展,充分掌握關于野生動物的基礎知識,從而進行深入研究與應用。而對于能力稍強的學生,要在觀看的同時對單詞進行背誦,并且要利用到合適的語句當中。而對于學困生來說只進行簡單的單詞朗讀與記憶即可。通過微課進行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能力水平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幫助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能力。
綜上所述,將微課融入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符合了新課改的教學需求,同時也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要在教學過程當中進行不斷的滲透,在教學中的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