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弟
(甘肅省蘭州市第五十三中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生命、運動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課程的理論性雖然很強,但是用靜態文字描述的、體現的卻是動態的內容,這使生物學科具有了抽象性特點。同時,生物學科中有大量的瑣碎知識點需要記憶和梳理,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需要學生充分的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可見,利用微課開展“翻轉課堂”非常適用于生物教學,微課的短小、精湛適合開展碎片化知識點教學,它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制作視頻、動畫、聲音等,將抽線內容直觀體現,而且應用方便,學生課下、課上都可以將其作為學習材料,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
微課是以短視頻的方式將知識點獨立呈現,因此每個視頻一般在5分鐘以內。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課程內容等收集材料制作微課,為了體現生物的“活性”特點,可以結合動畫視頻、旁白解說等生動的展現相關知識。然后,教師將微課視頻發在師生群里供學生下載觀看。這一階段也是翻轉課堂的第一個步驟,需要學生借助微課完成自學,初步構建知識體系。同時,在師生群中,師生、生生還可以在線交流學習心得,提出疑問、相互討論,促使學生自覺思考、探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比如,關于“種子結構”的知識點,教師以“玉米種子”或者“菜豆種子”為例進行實驗觀察,并將實驗步驟、方法制作成微課視頻,學生學習后可以嘗試在家中做實驗,以熟悉實驗過程,引發思考,到了課堂實驗時,學生會快速的、準確的完成實驗,提高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中的教師角色主要發揮著引導作用,是學生學習方向的指引者,教師在制作好微課后,為了提升學生自學效果,可以設計導學案幫助學生學習。導學案主要包括學習目標、基礎知識考察、問題探索、規律總結、限時訓練、提出疑惑、知識拓展等等,在此輔助下,學生的學習目標得以明確,還可以自主完成基礎知識的梳理,應用新知識進行初步的生活探究,比如以上提到的觀察種子結構的實驗。此外,學生還可以發現自學中的問題,促使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自學情況,在課堂學習時更有針對性。而且,知識拓展可以開拓學生眼界,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學生按照導學案完成學習后,就初步形成自己的知識架構,同時鍛煉了運用生物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環節在翻轉課堂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都是獨立開展學習活動,遇到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思維局限,而且總是依賴于教師指導,但是教師又難以顧及到所有學生的問題,因此影響了教學效率、效果。合作學習是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協作開展學習,加入到一個集體后,學生的學習不再單調,可以和其他學生相互交流、分享,遇到問題能及時得到幫助,還開拓了思路,學習了別人的經驗,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們相互鼓勵、相互影響,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首先要遵循科學的分組原則,即組間同質、組內異質,這樣學生們才能相互促進并且在競賽活動中公平競爭。一般,以4-6人為一組,每組設立一名組長,帶領小組同學學習。教師將學生分組后,先明確課堂學習目標,再檢驗學生自學成果,針對學生自學中的問題展開探討,讓學生們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問題,最后對小組完成情況予以評價、指導、補充,并對重點、難點問題予以點撥、歸納,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和學習思路,鞏固基礎知識。
在學生進行微課自學、完成導學案及合作學習后,教師針對這一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疑惑以及對重點、難點的掌握情況,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活動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完成。比如,以上述提到的“種子結構”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與父母一起進行其他種子的解剖觀察,向父母講解種子結構特點,通過種子結構判斷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察種子萌發的過程,記錄種子的發芽時間、成長形態變化等等。這種拓展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實驗技能,拓展學生視野。
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是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科學的方法。微課的應用,讓翻轉課程的優勢更充分的體現,也優化了翻轉課程開展的步驟和效果。尤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基于生物學科的特征,在翻轉課堂中合理的應用微課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深入理解和記憶,更彌補了傳統教學中時間、空間的局限性,可以積極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