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珍
(西藏山南市第三高級中學 西藏 山南 856000)
1.1 有備無患,制定教學設計。一般來說,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的特點,對教學過程中相互聯(lián)系的各個部分的安排要做出全部計劃,確定一個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步驟,并對預期的結果進行分析,以求得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這種系統(tǒng)的計劃教學的過程叫做教學設計。
1.2 有的放矢,確立教學目標。就像漁船航行離不開燈塔一樣,教師和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為了避免迷失方向,也需要教學目標的指導。教學目標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起著指向性的作用,可以使學生知道學習的要求和應該努力的方向,它同時也是衡量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尺度和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
1.3 準確嚴謹?shù)慕虒W語言。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學語言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技能水平,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在引導學生學習,啟發(fā)學生思維,傳遞多種信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4 獨具匠心的板書設計。由于現(xiàn)在在教學中多媒體等的廣泛應用,導致板書不被重視,從而使得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的板書不太讓人滿意。多媒體課件會把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淋漓盡致的呈現(xiàn)給學生的面前,但它也有不足之處,它不能把整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一直完整的顯示在一頁上,因此需要我們的板書把整節(jié)課的框架寫在黑板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對課堂內(nèi)容始終有一個清楚的路線圖,學習效果也就更好。特別是地理課堂,它有時候需要我們在黑板上畫圖,讓學生更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要學的知識。
2.1 “媒體引入”、引發(fā)無限思索。在地理課堂中,常會遇到“說不清,講不明白的原理或者是規(guī)律”等問題,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展示或解釋時,地理教師要按照創(chuàng)新教育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內(nèi)容來加強學生對創(chuàng)新教育的認識。現(xiàn)代地理信息技術,電腦多媒體的大量使用,是溝通地理與現(xiàn)實生活的重要紐帶,為創(chuàng)新教育開拓了新的天地。
2.2 “文娛引入”、創(chuàng)建輕松氛圍。通過文化娛樂的形式,如俗語、謎語、游戲等引入新課。這種引課方法可使學生對地理課引起極大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倡導學習的樂趣,促使他們謹慎飽滿地投入學習。如:引用“鄉(xiāng)下的風城里的雨”并引發(fā)學生思考,有這種說法的原因?從而可以引用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上升氣流降溫、凝結、成云致雨”。文娛引入法在上課開始時設下有關的問題和懸念,在講解過程中通過對問題的解決、懸念的消除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消除疲勞。
3.1 強化課本地圖的理解記憶訓練。課本中很多有關地理規(guī)律或地理現(xiàn)象分布的地圖是必需掌握的內(nèi)容。但是對于圖像知識初學者如果沒有理解而死記硬背,我們老師的“教”和學生“學”的效果都不好。對這些地圖的掌握教師即可引導學生先仔細讀取課本上地圖的重要信息,然后合起課本自己用簡圖、模式圖、或原樣圖繪制一遍,測驗自己的理解程度。例如,海水運動中的洋流知識,教師就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繪洋流模式圖,然后根據(jù)模式圖再繪三大洋的洋流分布圖。這樣學生通過繪圖訓練,對洋流的成因及分布就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不至于一下課就圖像知識“回生”,課堂教學效果也就提高了。
3.2 強化創(chuàng)設課堂中良好的氛圍。在學校的生活中學生除了自己的同學以外,關系最親的是教師。教師與學生的這種關系是學校環(huán)境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也是維持學校正常進行的重要的人際關系。這種人際關系不僅影響學生的心理、思想品德和社會能力方面的形成,而且還影響教師在工作時候的心情與工作效果的好壞以及影響去完成實現(xiàn)準備好的教學過程與教學的效果。
3.3 強化教師的結束技能。結束技能是教師完成一個教學任務或活動后,為鞏固、拓展學生的學習所采用的特定行為方式。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有時可能因為時間緊迫等種種原因,或者認為新課講完就完成教學任務了,而把結束這一環(huán)節(jié)忽略掉了,致使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為一味的向學生灌輸新知識,缺乏讓學生回憶、整理、聯(lián)系舊知識或實踐的過程,最終在學生頭腦中只會形成雜亂無章的知識。因此,結束這以教學過程所需時間雖然不多,但在教學中卻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學中,通過圖片,簡表和文字三種形式系統(tǒng)總結課堂內(nèi)容,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總之,教師只有吸引了學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起了學習積極性,知識流才能更快的進入學生的頭腦,思路才能打開,課堂效果才好,才能算是一個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