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鵬程 盧麗麗 何清湖
〔摘要〕 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是高質量課堂教學的根本保證,并嚴重影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通過對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現狀分析,針對目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的困境,指出自主學習和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首要前提,認為健全的管理考核制度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成功的重要保障,提出積極開展“互聯網+”教師培訓模式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路徑。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應開放教師網絡在線學習平臺,實現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傳統培訓模式和“互聯網+”教師培訓模式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 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模式;人才培養;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R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1.10.015
The Thinking of the Training Model of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LI Pengcheng1, LU Lili1, HE Qinghu2*
(1.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2. Huna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Huaihua, Hunan 4180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high quality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By analyz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dilemma of the training model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are the primary prerequisites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it is considered that a sound management assess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uccess of the training model of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actively developing the “internet plus” teacher training model is the development path to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he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for teachers should be opened up for the training of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of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the “internet plus” teacher training model should be realized.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model;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ternet plus
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1],將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作為“本科教學質量工程”的5個建設內容之一。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其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的學科知識運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反思與評估以及教學學術等能力的總和[2]。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重視課堂教學應當成為高校教師的一種信仰[3]。建立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培訓模式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由于目前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故其改進勢在必行。
1 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伴隨高校擴招,教師人數的需求呈上升趨勢,許多剛走出校園的碩士、博士也加入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隊伍。許多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尤其青年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也通過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取得了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書,但大都為非師范類專業,缺乏必要的教育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經驗[4-6]。加之入職后缺少必要的專業教學培訓,部分教師知識儲備不足難以厚積薄發,教學時捉襟見肘。再者,由于高等中醫藥院校多數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高等教育教學訓練,在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方面均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部分教師教學時只注重傳授理論知識,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此外,部分教師重科研、輕教學,教學熱情不高,個人能力提升重心偏向于科學研究。以上種種原因致使高等中醫藥院校部分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提升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已成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
2 目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的困境
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是整個教師隊伍建設中的核心事宜。傳統模式涵蓋了導師制、教學督導、教師外出進修訪學、教研室集體備課及教學觀摩等方面。近年最受歡迎且效果最好的培訓模式是導師制[7],普通教師(尤其是新進教師)就某些教學問題、教學理念及教學技能向導師進行請教。然而部分參與到導師制里的教師學習積極性不足,沒有認真反思自己的發展需求,也不愿向教學能力較強且具有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專業教師虛心請教,從而影響了教學能力提升。教學督導是高等中醫藥院校落實教學質量管理的必要手段,是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能夠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此方法雖可刺激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但缺乏必要的獎勵與激勵機制,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教師外出進修訪學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有重大幫助。在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國內外訪學已成為培養具備突出創新能力優秀教師的有效途徑。教師外出進修訪學,理論上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藝,但部分教師著重于滿足職稱評定需求,本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方法、教學技藝等方面并沒有長進。教研室集體備課對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師教學能力,以及協調教學進度與教學難度有重要作用,但近年來多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效果。教學觀摩[8]可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通過教學觀摩可提高教師教學設計的技巧,促進教師教學手段的合理應用,提升教師課堂組織能力及語言表述能力。但部分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學觀摩組織與實施不是很到位,實際操作與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并不理想。由此可知,諸多傳統培訓模式都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目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在于:一是部分教師平時缺少自主學習的精神,不愿主動參與培訓,對自己的教學也沒有很好地進行反思和總結;二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培訓制度及考核制度不健全,導致約束和監督缺失;三是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師培訓還處于起步階段,對其具體做法尚處于探索階段。
3 解決目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困境的有效方法
3.1? 自主學習和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首要前提
在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知識都源于自主學習,教師自主學習不僅是教學能力提升的要求,也是當今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自主學習既能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又能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通過自主學習可使教師在職業生涯中形成強大的自信。而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過程,深層次的教學反思可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優化教師知識結構及養成個性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師自主學習是以教師為主體,具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動力,在教師原有知識基礎上,根據自身學習的特點及目標,選擇適合發展要求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從而提升教學能力,促進自身發展。自主學習是專業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教師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9-10]。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建構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Ispeed教師自主學習模式,指出教師學習由原來單一的模式逐漸轉變為教師利用碎片時間整合互聯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形式[11]。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提高教學質量及提升教學能力為目的,對教學實踐活動涉及到的所有要素進行探究性思考,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查找原因并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反思是對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課堂控制及教學效果的反思,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師能力結構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學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及專業化水平[12-15]。優秀教師的成長歷程是教學過程、反思和反饋相互交錯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平時注重教學研究、不斷學習,培養創新思維,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認真接受專家的指導。因材施教,按照教學對象和內容的不同,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應用現代教學方法及手段,創新屬于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
3.2? 健全的管理考核制度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成功的重要保障
高等中醫藥院校應做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頂層設計,健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教學評估與監控體系、相關的評價量表等相應的制度、標準和規范。依據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結構模型,首先,應建立教師崗前培訓制度,促使新任教師系統掌握教學知識體系,從而為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7]。其次,建立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標準,制訂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性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標準和制度的確立,可作為教師開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的依據,有利于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地提升。再次,健全導師制、教學督導、教師外出進修訪學、教研室集體備課及教學觀摩等管理制度及相應培訓完畢后的考核制度,激發教師自主學習的動力,通過優化機制注入動力,從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16]。
健全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模式的管理制度,能確保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工作落到實處,并不斷得以強化。健全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模式的考核制度,對于加強高等中醫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規范教學質量管理,健全激勵機制,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有重要保障作用。
3.3? 積極開展“互聯網+”教師培訓模式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路徑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被應用到教師培訓。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大學教師教學能力是高等院校應對時代挑戰的必然選擇,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也是教師實現自身專業發展的主體訴求[17-18]。合理有效的將“互聯網+”的先進信息技術融入教育培訓中,對不斷提升大學教師教學能力和完善教師的專業素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19]。針對目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所面臨的困境,提出將其作為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的發展路徑,其關鍵之處在于滿足每位參訓教師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構建“互聯網+”教師培訓服務體系,實現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大規模、高質量開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
“互聯網+”教師培訓模式突破傳統教育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為教師提供豐富的在線資源,讓教師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具體做法如下:(1)建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學發展網絡資源庫,提供豐富的醫學專業書籍以供教師閱讀,滿足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過程中的各種合理需求。開通教師網絡在線學習功能,開發“在線教師培訓”網站平臺,平臺首頁內容包含:全部課程、課程檢索、線上線下金課、職前培訓、教學心得、教育書籍、教學方法、專題培訓、優秀教師教學實踐視頻等欄目。(2)課程學習管理包括選課、課程大綱、教案設計、課程播放、課程提問等欄目。(3)個人信息包括我的課程、學習時間、學習心得、教學反思、作業考試及學分成績等欄目。在開展“互聯網+”教師培訓活動時應依據教師教學能力和閑暇時間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網上教學心得交流、專題討論及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等活動。
4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現實狀況及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的困境,唯有不斷提升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自主學習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完善培訓模式的管理考核制度,積極開展“互聯網+”教師培訓模式,方能實現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模式的有效探索、優化及創新,進而達到大幅度提升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EB/OL].(2011-09-25)[2016-05-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107/t20110701_
125202.html.
[2] 黃元國,陳雪營.大學教師教學能力:內涵、困境與實踐路向[J].當代教育論壇,2019(6):49-54.
[3] 羅? 蘭.大學里好課之魂、體、氣、力[J].當代教育論壇,2014(2):55-61.
[4] 孫寧云,李? 健,袁? 帥,等.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PMPI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39(10):38-42.
[5] 趙建慶.淺談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9(2):24-25.
[6] 張? 欣,王儲平,劉明軍,等.構建教師教學能力標準體系 提高中醫院校教學質量[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3):158-159.
[7] 張佳妮.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4.
[8] 嚴春臨,劉亞森,張立民,等.淺談教學觀摩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作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0):18-20.
[9] 呂曉慧.互聯網時代教師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意義[J].教育現代化,2019,6(15):71-73.
[10] 呂旺姝,苑? 莉.提高參培教師自主學習能力增強教師培訓實效性[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0):14-16.
[11] 胡秋萍,李軍玲,姚? 進.基于互聯網的教師自主學習模式建構[J].中國教師,2019(8):66-68.
[12] 師? 帥.探討教學反思在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中的重要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94-195.
[13] 常? 宏,丁培杰,先小樂,等.論青年教師如何提升教學基本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6):183-185.
[14] 吳石英,俞小和.教學反饋、教學反思與高校新任教師教學能力提升[J].華北理工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4):105-109.
[15] 孫? 佳.談教學反思對提升教師專業化的作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118-121.
[16] 王曉寧,謝佐福,施? 紅,等.“精”:中醫藥院校提升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思路[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4):15-16.
[17] 丁? 艷,吳海燕.“互聯網+”職業培訓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培訓,2019(11):23-24.
[18] 江? 珩,徐紫冷.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6(6):36-39.
[19] 茍軍平,紀? 巍,于葉青,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現狀與問題分析[J].天津電大學報,2019,23(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