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 柳州工學院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攀升,根據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 909 萬人,進入 “十四五” 開局之年,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可想而知,大學生將會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就業教育必然也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通過查閱、梳理50余篇文獻,不難發現,國內學者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現狀及成因分析,關于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教育的探討偏少,本文創新性地提出將素質拓展訓練應用在大學生就業教育,借助系統設計的素質拓展訓練項目,打破傳統的素質教育模式,讓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教育收到實效。
目前,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因而大學生的就業也出現了比較多的問題,一些大學生在畢業以后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這便導致了當下各大高校的就業率都相對比較低。其一,一些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便存在一定的問題,畢業以后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因而不愿意從基層崗位做起;還有一部分學生害怕就業,因而對就業比較逃避。其二,當下一些大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也不夠達標,理論學習的再好,沒有將其應用到實踐中也是紙上談兵,社會與學校還是存在一定差別的,因而大多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便會感覺到自己對于業務一片迷茫,所學習的理論知識也無法應用。其三,大學生在初始就業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業務不夠熟練,布置的任務沒有辦法按時完成,工作壓力較大等,這些都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而諸多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又不夠強大,有時面對一點小問題便想要放棄,由此便導致當下大學生的就業存在嚴重問題,在此情況下,素質拓展訓練的引入帶來了解決思路[1]。
素質拓展訓練(Outward Bound)起源于二戰時期,為提高海員心理素質和戰爭存活率為目的而舉行的訓練。二戰結束后,這種體驗式培訓以提高心理素質為主要目的,兼具體能和實踐的綜合素質教育,它以運動為依托,以培訓為方式,以感悟為目的。如今,運用到企業管理以及各類組織當中。素質拓展訓練在20世紀90年代引入中國高校后,在促進人格社會化和育人方面價值得到廣泛認可,其對大學生的能力素質進一步完善,素質拓展訓練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然而經研究發現,素質拓展訓練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同樣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素質拓展訓練能夠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與個人綜合素質,這激烈的就業環境中為畢業生增加了諸多優勢。大學生畢業步入社會后,一些企業選擇大學生的標準也并不是完全看其專業實踐能力,更看重的是學生的道德品質。另一方面,素質拓展訓練還能夠提升在校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如: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在開展素質拓展訓練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個人及團隊的挑戰活動,激發學生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并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與分享,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此同時,在素質拓展訓練中,不同主題的團隊挑戰活動,促使學生理解團隊作戰的意義,使其團隊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得到提升,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以及未來就業軟實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2]。
團隊協作意識是大學生步入社會后的重要素質,也是成功的關鍵。因而在高校素質拓展活動中,加強對學生協作意識的培育是極其重要的。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團隊互助的條件下完成相應的素質拓展活動,從而讓學生體驗團隊合作的核心,進而促進學生對合作精神的理解。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信任背摔”項目來建立團隊信任以及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即教師設置好大約1.7米左右的高臺,并在高臺下布置充氣氣墊作為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其他學生組成保護網。之后由一名學生登臺做背摔挑戰,臺下的同學集體用手接住進行背摔挑戰的學生。此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借助小組成員之間的信任以及強大的責任意識幫助挑戰者建立信心,堅定信念并完成背摔挑戰任務,克服其內心的恐懼感,以此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成員之間對于溝通和信任的理解,以此培養大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協作能力,為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于上述教學案例分析可得,以“合作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拓展活動是大學課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培育,從而設置具有針對性的素質拓展課程,讓學生在素質拓展課程中逐步構建互相之間的信任,強化同學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在鍛煉學生體質的基礎上,使其獲得精神層面的熏陶。
若想要在大學課堂中更好的融入素質拓展訓練,增強課程內容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即教師需要結合大學生的興趣特點和個性發展的特點需求設置相關的素質拓展訓練內容,注重活動的多層性、多元化、趣味化的發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專注度和積極性。
教師可以在素質拓展訓練的形式層面加以創新,以闖關式的體育比賽活動開展,如:“爬高墻”“越水坑”“鉆地洞”等多環節相互結合,要求學生以小組接力的方式完成挑戰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并在體育技巧和實踐層面能夠積累更多的經驗。另一方面,各項環節的設置以注重培養學生的必備基本技能,同時讓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水平得以發展[5]。
目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并不理想,畢業生就業核心競爭力普遍偏低,而素質拓展訓練對于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當下應當對高校就業課程體系進行完善,加強素質拓展訓練與就業課程之間的聯系,將素質拓展課程融入就業課程體系。一方面,在完善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增設一定學時的素質拓展課程,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同時,還應當注重素質拓展訓練的整體性,應當將素質拓展訓練貫穿在整個教育環節中,甚至是延續到畢業以后,最大程度地延長素質拓展課程的時效性,此做法有助于固化在校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高校還應當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制度,合理安排思想政治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合理分配。同時,還應當在課堂上注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學生能夠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使命,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從而更加堅定自己的未來理想。
目前,在校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職業道德和意志品質等存在一定問題,因而在進行素質拓展訓練的過程中,還應當加強這方面素質的提升。一方面,在素質拓展訓練中融入誠信教育,引導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堅守誠信,不做第一個打破誠信的人。另一方面,在訓練中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品德、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勇敢面對困難與挫折。同時,還應當引導學生以正確心態對待就業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利用體驗教育的學習模型對失敗的原因進行科學合理的反思總結,并予以改正,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就業穩定性。另外,高校可以在學生實習的過程中,安排特定的教師定期對剛步入社會的學生進行實時的跟蹤了解,并及時對學生給予鼓勵幫助以及心理疏導等,這樣的后續服務有助于延長素質拓展訓練對于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時效性,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3]。
素質拓展訓練在當前新課改推行和綜合素質教育盛行的時代越發重要,將素質拓展訓練與高校體育課教學進行深度的融合,將有助于整體課教學堂效果的提升,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若想將素質拓展活動與大學體育課堂結合,則必須先把握其教學的本質內容,從核心出發,落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素質拓展訓練有別于傳統的體育課堂,其不僅針對學生體能、體質的訓練,更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育和塑造,是以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的教學方式,相比于傳統的課堂,其特征在于理論知識灌輸的減少,更注重實踐訓練體驗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培育和熏陶。因此,教師在把握大學素質拓展活動的本質層面,應注重以積累學生生活學習經驗,以及樹立學生優秀的精神品質,構建團隊合作意識,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作為主要目的,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雙重發展[4]。
新時代下,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愈來愈大,而素質拓展活動為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具有體驗性質的素質拓展活動,使得教育方式更加鮮活。高質量的素質拓展活動能夠使宏大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體驗的真切感受,進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觸發學生內在的積極回應。素質拓展訓練的形式是現代教育背景下非常先進的教育形式與教育方法,而素質拓展活動能夠給予學生群體強烈的情感刺激,激發參與者對于自身思維和行為的審視和反思,并通過教師的總結提煉,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知識,進而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