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梅 何鴻強 馬玉虎
(1.甘肅民族師范學院 甘肅合作 747000;2.甘肅省甘南州合作二中 甘肅合作 747000)
藏族傳統體育是藏族人民多年來生產技能、民族節慶活動的展現,被人們稱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諸如北嘎、朵加、碧秀、押加等,這些獨具藏族特色的體育項目都蘊含著一定的文化內涵及精神特質。這些運動項目的傳承與保護,對于發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及弘揚藏族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受西方競技體育的沖擊,部分藏族傳統體育項目正在漸漸地退出歷史舞臺,部分項目由于傳承人的缺失而被人淡忘,藏族傳統體育的生存前景堪憂,因此,需要明確當前藏族傳統體育傳承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努力解決這些問題,繼而創新傳承路徑,使藏族傳統體育能夠被更多人認知,能夠發揮出其特有的弘揚藏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作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藏族傳統體育的生存環境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變化,交通的飛速發展,使許多農牧區的居民改變了傳統的游牧生活,并且受信息化發展的影響,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許多農牧民尤其是年輕人選擇離開家鄉,走入城市,并逐漸被漢文化影響。其次,現代化建設使得原生態的高原環境產生了一定的變化,進而使得藏族傳統體育生存的自然環境產生了巨大變化。最后,在本地藏族人民走出去的同時,又有許多外來人口走進來,這一“走出去,走進來”的人口流動,使得青藏高原原有的人口結構產生了巨大變化,外來人口帶來的現代價值觀沖擊著藏族人民的傳統價值觀念。種種變化,皆使藏族傳統體育的傳承陷入危機。毋庸置疑,獨具民族特色的價值觀念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撐,對藏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人們生活環境的變化及人口流動等各種因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及休閑娛樂方式,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年輕人更傾向于追尋新鮮事物,鮮有人能夠沉靜下來研究與學習藏族傳統體育,從而使得許多藏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傳承人上出現了斷層。綜上分析,藏族傳統體育生存環境產生的巨大變化,嚴重制約了其傳承與發展。
一直以來,學校體育教學內容都是以球類運動、田徑運動等現代體育運動項目為主,藏族傳統體育項目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即使是在藏族人民聚居地區,學校體育教學也多以現代體育為主,藏族傳統體育項目只作為游戲項目、拓展項目開展。從高校體育教學來看,也僅有朵加、押加等少有的幾個項目能夠出現在公共體育選修課程當中,即使是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也很少開設藏族傳統體育項目課程,藏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始終游走于邊緣地帶,不被重視。縱觀各高校舉辦的校運會,也都是以田徑類運動項目為主,即便有藏族傳統體育項目也只包括朵加、押加等個別項目,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均不高。而產生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在于近年來學校體育教學的目標主要在于增強學生體質,并以學生體測達標為目的,因此,學校體育課程的開展更傾向于田徑類、球類運動項目,而忽略了藏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發。
雖然當前許多體育院校都開設了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但在項目開展上,以武術及民族民間體育項目為主,藏族傳統體育項目由于一直以來推廣力度不高,受眾人群較少,因此,課程內容很少涉及藏族傳統項目,相關專業人才十分匱乏。除此之外,就專業器材及專業教材來看,也十分匱乏,而就藏族傳統體育項目自身來看,其多為民間口傳身授代代相傳,沒有系統的技術標準,也沒有規范的競賽制度。這些因素都制約了藏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活動的開展,阻礙了藏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推廣。
藏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在特殊的高原環境及獨具特色的藏族民族文化的影響下逐漸發展而來的,因此,項目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時所使用的運動器材也十分特殊,需要專業人士的精心制作。從碧秀這一藏族傳統體育項目所使用的箭身與箭靶來看,箭身通常是用毛竹削制而成,箭身上分布多個小孔,由于具有這些小孔,使得碧秀在發射時會因為空氣進入小孔而發出一種尖厲的鳴號聲;箭尾需要插上漂亮的天鵝羽毛;箭靶也十分獨特,是用牛毛繩編織而成的,是一種十分有趣且別致的活動靶環。這樣一套器材制作起來步驟煩瑣,由于器材較難獲得,自然影響了這一項目的大面積推廣。
當前,國家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保護,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支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藏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也必須要順應國家大政方針,順應時代發展來制定相應的傳承路徑。例如,西藏、云貴高原地區是藏民族的主要聚集地,這些地區自然人文景觀豐富,旅游業發展迅速,這便為藏族傳統體育與旅游產業的結合提供了契機。因此,在傳承藏族傳統體育項目時,應善于將項目與旅游相結合,二者的有機結合,既能夠達到推廣藏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目的,也能夠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具體來看,二者的結合具有以下特點。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新鮮感,藏族傳統體育項目與現代體育運動項目無論是從運動形式還是比賽規則上來看都截然不同,因此,對于外來旅游觀光者而言,這些運動項目能夠給他們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滿足了追求新鮮感的心理,同時體驗不同的運動項目也能夠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另一方面,這些運動項目擁有獨具特色的運動器材、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及夸張的動作等,能夠使游客在親身體驗與觀賞的過程中,更加直觀、真切地感受藏族文化及民俗風情,這樣不但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還能夠讓游客直觀感受項目魅力,達到傳承的目的。
人類是文明傳承對象最為重要的主體,藏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必須有傳承對象的參與,因此,傳承對象的創新便成了最為關鍵的要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程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隨著生產方式的轉變,人們閑暇時間增多,對健康水平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人們逐漸有更多的時間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及娛樂生活。藏族傳統體育項目相對于西方競技類體育運動項目而言,更具文化底蘊,同時也更具有娛樂性與休閑性,因此,近年來許多民族民間體育項目也開始朝著大眾化方向發展,在這一浪潮之下,必然有更多的人被藏族傳統體育項目所吸引,并且將這些項目帶入學校、帶入社區,推廣給更多的普通大眾,使他們能夠通過這些項目達到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的目的。
傳承并非守舊,傳承中也可以有創新,在保持傳承主體核心價值及顯著特征不變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對藏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現代化包裝,以及改造與二次開發,使其能夠更符合現代人的運動需求。例如,押加這一藏族傳統體育項目便通過一定的二次開發在學校中得到了較好的推廣與普及,降低參與門檻,組織多人組押加比賽,能夠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發展,同時,在合作競技的過程中,還能夠促進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提升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當前,人們已經進入網絡化信息時代,網絡使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實現了信息傳播的全球化。藏族傳統體育的傳承也應該有效利用互聯網媒介,通過錄制相關視頻及項目教學課件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學習相關運動項目,這樣極大地擴大了傳承的受眾面,對于藏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法則,也是藏族傳統體育的生存之道。藏族傳統體育要想得到更好的推廣,則必須要創新傳承路徑,要在不破壞藏族傳統體育原有本質特征的基礎上,適當地對其進行二次開發及商業化改造,使藏族傳統體育能夠與旅游業相結合,得到更好的推廣。同時,必須努力增強藏族傳統體育傳承自身的造血功能,這樣既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又能夠使藏族傳統體育得到傳承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