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德 吉林化工學院
高校體育專業教學課程是培養學生健康體魄,形成良好身體鍛煉意識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核心素質教學理念的興起,高校體育專業教學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不斷的對體育專業教學課程進行優化創新,而開展體育拓展訓練就是實現體育專業教學課程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體育專業開展拓展訓練課程建設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課外實踐機會,強化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即符合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關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總體戰略要求,也符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要求,因此,高校基于體育拓展訓練視角下如何有效開展體育教學課程創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早期拓展訓練的概念起源于英國,其實質就是通過深度結合自然環境,采用游戲或者戶外運動的方式,以場景模擬的模式為學生提供一種體驗式的體育訓練方式,進而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的全面培養。與傳統體育教學方式有別的是,體育拓展訓練更加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應用,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體驗感覺,更多的是通過親近自然、采用游戲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心底里產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的動力,進而提升體育訓練的效果。同時,體育拓展訓練還能夠對學生的信心、耐力、毅力以及道德品質進行全面培養,滿足新時期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總體教學需求。
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正式引入體育拓展訓練這一教學理念,并迅速在我國沿海區域的各大高校廣泛應用,因此,目前我國多數具備專業拓展訓練的人才隊伍培養和訓練基地條件的高校也多集中在沿海地區。隨著體育拓展訓練在高校教育階段的不斷深入,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體育拓展訓練逐漸被應用到民間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部隊、軍隊以及國家機關部門等也都逐步開展了體育拓展訓練。時至今日,體育拓展訓練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階段體育專業課程創新的最為有效的途徑。
首先,高校體育拓展訓練內容具備活動性特點,每一項拓展訓練教學內容都需要采用游戲或者戶外活動的形式,學生在此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體力消耗,對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能訓練具有極大的益處;其次,高校體育拓展訓練具有較高難度的特點。體育拓展訓練的每一項訓練科目都基于戶外真實場景或者情景模擬,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驗,并不會單一的就某一項專項技能進行訓練,因此體育拓展訓練項目與傳統教學項目相比都存在較高的難度。第三,高校體育拓展訓練項目具備團隊協作性特點,通常體育拓展訓練項目的展開都是以小組或者團隊的形式進行,項目的有序推進需要團隊成員進行協調配合,因此會強化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首先,高校體育專業教學開展拓展訓練是滿足大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根本需求,體育拓展訓練的融入能夠更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提升體育訓練效果,進而更加高效推動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其次,高校體育專業教學開展拓展訓練是新時期高校體育教育優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推動下,高校體育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教育角色,高校急需通過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和體育教學模式來完善對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而體育拓展訓練即能夠滿足學生對體育專業教學個性化發展需求,又能夠通過體驗式教學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是推動高校體育教育優化改革的有效途徑。
首先,雖然全國各大高等院校體育專業都逐步開始了體育拓展訓練的課程建設工作,但除了沿海區域的部分高校,其余多數高校的體育拓展訓練工作都起步較晚,沒有形成完善的戶外課程體系,戶外拓展訓練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體育專業教學課程體系當中,依然占據較少的課時部分,且戶外拓展訓練的實踐場地也不夠豐富。
其次,當前我國多數高校體育專業的體育拓展訓練課程建設都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體育拓展訓練課程體系建設和基礎設施條件都存在一定的欠缺,目前,高校多數體育拓展訓練課都只能依賴與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合作的模式,沒有自身獨立的體育拓展訓練實踐項目基礎,受限于高校體育拓展訓練基礎條件建設水平,學生進行體育拓展訓練的渠道相對不夠廣闊,實踐機會相對較少。
高校體育專業基于拓展訓練視角進行科恒的創新建設除了要深入了解和掌握開展體育拓展訓練的重要意義和開展現狀,還必須要在科學、正確的建設原則指引下,才能夠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適應性原則在本質上將就是當你無法改變現有條件的情況下,對運行的方式和模式進行優化改進的過程。由于體育拓展訓練對外部條件具有較高的要求,而每一所高校所處的發展環境和區域環境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并不適合進行統一性的體育拓展訓練項目。高校要秉承適應性的建設原則,因地制宜,從學校硬件條件和所處區域環境特點出發,選擇和構建合適的體育拓展訓練內容和訓練模式,有意識的結合自身的優勢和地理區域優勢,進而突出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有效性。
靈活性原則是建立在適應性原則基礎之上的一種引申性原則,高校在構建體育拓展訓練教學課程創新體系的過程中在很難改變外部條件和基礎環境的條件下,要想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就要在體育拓展訓練方法和項目的設計過程中采用靈活性原則,在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學校存在的資源優勢和采用符合區域條件特點的拓展訓練項目內容,不拘泥于完全借鑒其他高校成熟的體育拓展訓練課程創新體系,開展符合自身實際發展特點的建設路徑。
結構化原則是高校構建體育拓展訓練教學課程創新體系所需遵循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則。高校的體育拓展訓練課程項目內容和教學體系設計必須具備完善的頂層設計和具備可持續性發展的框架設計,教學內容推進過程必須具有前后銜接性的層次關系,將體育拓展訓練內容作為體育創新發展的催化劑,通過科學完善的結構化設計來進行合理的體育專業教學安排,符合體育專業教學的推進節奏,讓學生在結構更加分明的教學體系當中,逐步感受體育拓展訓練的魅力所在,不能夠專業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產生脫節。
高校體育教學拓展訓練課程體系的創新建設首要工作內容就是要明確拓展訓練課程建設的總體目標,專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個人身體素質特點明確訓練目標和教學目標,并以此為指引,進行下一階段的體育拓展訓練計劃,確保體育拓展訓練項目選擇和訓練內容設定符合高校體育專業教學的總體要求,訓練內容、訓練強度以及訓練成果能夠滿足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總體需求,進而推動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改革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高校體育教學拓展訓練課程體系的創新建設在明確總體目標之后,為了實現體育拓展訓練的可持續性推進就必須構建完善的拓展訓練課程體系。首先,高校要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學生培養目標制定完善的體育拓展訓練課程框架設計,將體育拓展訓練課程與體育專業教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設置科學的課時占比,并將拓展訓練與基礎訓練實現協調推進;其次,高校要積極探索并構建校外拓展訓練活動體系,與校內體育訓練實現呼應,結合區域資源,開發出符合條件的戶外體育拓展訓練項目,進而形成校內校外緊密配合的完善的課程體系。
高校在完成體育教學拓展訓練課程體系建設之后,就要依照課程體系框架要求,選擇適當的體育拓展訓練課程教學內容。首先,在體育拓展訓練初級階段,體育專業教師要依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和體育專業學習個性化需求選擇一些相對簡單的體育拓展訓練內容,進而實現幫助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和入門引導,使學生向著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拓展運動項目方向發展;其次,在體育拓展訓練推進階段,體育專業教師要依照每個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和進行情況,制定不同方向和不同難度的體育拓展訓練內容,進而實現學生個人身體素質的專項提升;第三,在體育拓展訓練收官階段,體育專業教師要結合學校硬件條件和區域環境特點,選擇合適的戶外體育拓展訓練項目,以小組完成教學內容為主體,幫助學生獲取綜合素質能力之余,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以及心理健康意識等。
與傳統體育教育內容相比,體育拓展訓練項目內容普遍存在較高的難度,且對外部條件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體育拓展訓練項目在開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高校要想在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體育拓展訓練項目就必須完善拓展訓練后勤保障工作。首先,高校體育教學要構建專項的戶外拓展訓練安全培訓體系,向學生宣傳和講授體育生命安全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提升學生的應急性突出事件處理能力;其次,高校在開展體育拓展訓練項目過程中,要完善后勤保障機制和安全管理流程,將安全管理工作劃歸到拓展訓練項目開展的體系當中,形成一套科學完善的標準化操作流程,進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學生和教師在開展體育拓展訓練過程中的風險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