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鳳銘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市橋陳涌小學 廣東 廣州 511400)
新課改實行以后,對小學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從看圖寫話教學開始,看圖寫話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小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內容進行寫話是寫作學習的前提,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為自身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1]。
1.1 小學生對看圖寫話教學缺少學習興趣。小學生正處于各項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而且很多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依靠學生自身的興趣,看圖寫話能力的提升同樣需要依賴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對于小學生來說,看圖寫話教學是一個枯燥無聊的過程,容易產生厭倦,甚至是抵觸情緒,這樣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無法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看圖寫話教學中。
1.2 看圖寫話教學模式過于落后。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及時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仍然寄希望于增加訓練次數來提升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所以在布置教學任務時會過多布置看圖寫話的學習任務,從而希望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得到提升。但事實卻是,看圖寫話教學模式過于落后,以至于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難以從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看圖寫話水平始終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甚至會阻礙學生語文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2]。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解決教學難點。看圖寫話教學的效果與學生的學習興趣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情境創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看圖寫話教學也能夠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的差異性,無論是觀察能力還是對圖片的理解能力也都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圖片進行情境的創設,從而有助于教學難點的解決。例如,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有關“小蝌蚪找媽媽”的圖片,可以組織學生將觀察到的信息表演出來,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表演還能夠加深學生對圖片內容的掌握,這樣學生在寫話時也能夠更加流暢,這樣一來,教學難點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學生看圖寫話的水平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2.2 創新看圖寫話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在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時,不同學生從圖片中能夠獲取到的信息存在差異性,教師要正視這種差異,并且要給予學生鼓勵,從而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對于學生看圖寫話能力之間的差異,教師要積極對看圖寫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從而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例如,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有關“井底之蛙”的圖片,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分析圖片展示的內容,經過討論交流以后,不同小組給出了不同的結論,有的小組認為青蛙需要救助。有的小組認為情青蛙過于孤單,還有的小組認為青蛙眼界窄。總而言之,由于對圖片內容理解存在偏差,導致寫話內容也各有各的精彩,在合作學習中,也能夠有效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3]。
2.3 結合生活進行看圖寫話教學。看圖寫話對于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小學生這些能力都還不夠成熟,因此對看圖寫話教學形成了很多困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看圖寫話教學,這樣不僅能夠確保看圖寫話教學能夠順利的開展,還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一些有關美景的圖片,比如森林、天空、河流等,圖片下方會給出一段對圖片內容進行描述的文字,但是也會留出一片空白,要求學生觀察圖片內容,并用自己的話對圖片下方內容進行補充。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對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進行有效的訓練,在提升學生看圖寫話質量的同時,也能夠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看圖寫話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內容,直接關系到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對此加強重視,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并且要創新看圖寫話教學的方式,這樣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看圖寫話能力在提升的同時,綜合能力和素養也會得到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