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立輝
目前,銑床數控技術在高速發展下,技術已相對成熟。這項技術是提高加工業產品質量和生產率的一項關鍵手段,也是機床工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如今,我國加工企業幾乎都能夠熟練掌握銑床的最新加工技術,并將其廣泛應用于數控產品的加工和生產中。不僅如此,由于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傳統的銑床數控操作手段無法滿足新型銑床的應用。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銑床專業人才十分緊缺,尤其是高素質人才更加稀少。因此,需要加強對銑床專業人才的培養。現如今,在國內的學校和企業中,雖然數控教育專業課程的開設已經很普遍,但基本還是沿用傳統的培養模式。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不適用于現代社會,而且還會抑制學生的創新性,學校和企業培養出的人才素質參差不齊。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不能保證人員專業技能的達標,還不能滿足社會各行業的需求,對數控行業的未來發展不利。國家對數控機床行業的創新和改革也是支持的,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因此,只有對銑床數控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才能進一步促進相關產業的進步??梢詫⒛J降膭撔路譃閮蓚€方面:一是學校的數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二是企業數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進。學校主要是通過改進課程、擴大訓練范圍以及增強實踐等方面進行模式創新設計;而企業則可以通過改變銑床使用方法、創建新型數控生產制度等方面進行模式創新。為此,本文主要對普通銑床相關的技能訓練進行了研究,并對其相關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設計,建立具有時代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的高素質人才[1]。對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此來促進銑床數控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盡快實現工學結合。
近年來,由于我國的數控銑床專業技術日趨成熟,發展趨勢向好,社會各行業對銑床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十分渴求。面對如此龐大的社會需求,傳統的銑床人才培養模式不再能滿足時代發展,因此,培養的人員大多不具備獨立操作銑床的能力,這也使數控行業發展不均衡。不僅如此,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的高度融合,這對數控銑床這樣的具有極強實踐性、專業性的行業來說也是十分不利的,會造成學生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
我國的銑床數控技術已相當成熟,但在模式上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崗位、課程以及證件三者融合不深。數控銑床專業是一項具有極強操作性特點的專業,通常情況下會要求數控銑床專業的人才能夠獨立發現問題,并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術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不僅如此,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制造業和工業也逐漸與互聯網、大數據等相融合。由于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跟不上時代發展,銑床數控技術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卻不斷更新,導致二者相互脫節[2]。現在大部分數控銑床專業學校的實訓課程都缺乏一定的設計性,課程安排并沒有與未來崗位實際情況相關聯,僅停留在理論階段。其次,課程內容還缺乏對崗位工作的分析,并對崗位人才的需求未予具體化,使課程標準與崗位技能標準處于滯后狀態。由于銑床數控實訓課程的考核脫離了證書要求,而資格證書往往是學生能力的表現。雖然學校非常重視對學生資格證書的考核,但并未對實訓課程作出具體規定,使之與考證不符。另外,銑床操作實踐課程應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競賽意識。但目前課程與相關競賽的融合程度還不夠,缺乏一定的創新。最后,整個教學體系不健全。由于數控行業的特殊性,其專業技能學習過程存在連貫性。要進行系統、完整地學習才可以進行操作。以上便是銑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對行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必須對其進行改進。
學徒制在傳統銑床數控行業業已存在,但隨著現代數控技術的進步和成熟,可以對其進行完善,建立起一體化的學徒技能訓練體系,可以在互聯網和智能工業的發展背景下,加強操作人員的訓練,使其具有更強的操作能力。建立獨立的學徒機制,實行一帶一制度,學習者可跟隨老師進行銑床數控操作的全過程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習者更為全面掌握基礎性的操作脈絡,并且還可以通過觀察了解到一些操作細節,使其可以更加快速地參與操作,對學徒個人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數控是一種較為連續的生產操作技術,因此,需要通過明確的體系制度來進行維護,同時也需要理論與實踐并駕齊驅的教學方式。崗、課、證、賽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體系。可以對其進行完善,并以此來創新銑床數控的人才培養模式。首先,可以將課程與崗位相結合,并以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為導向,編制數控普通銑床的教學課程。另外,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設計產品的外形,制定相應的工藝、最終完成加工產品。然后,由老師來對任務完成度進行測評。其次,加強課程和證書的融合。數控銑床職業資格證書是分等級的,分別是中級、高級以及注冊級等,這些證書都是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的。最后,要對課程和競賽深度融合。技能比賽是鍛煉學生個人專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平臺,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還可以增強個人的專業實踐能力。
時刻進行監督評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問題的發生。為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銑床技能訓練評價制度,構建多方位課程評價機制。教師需要記錄學生在理論和實踐操作課堂上的表現,還需要評價其相關的項目完成度。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在課后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加以指導,或者給予學生一些有用的提示,使學生可以形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課業質量。此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做跟蹤記錄,分析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此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使其逐漸具有自主操作設計的個人能力。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從實質上解決了存在的問題,提高整個人才培養模式的總體水平。
目前,大部分的數控學校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近年來,由于我國數控專業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傳統的大班型教育模式更加可以達到學校的教學目的。但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實際操作,難以達到相關課程的要求,學校可以根據生產類專業進行培訓。通過銑床數控的實際操作,以及維修職業崗位所能用到的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在深入企業調研后,再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梳理和分類,最終得出銑床數控崗位的工作任務和相應的技能點,從中總結出本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任務,并以此作為依據,修改原課程標準,完善教學大綱等教學文件。
隨著社會的發展,數控銑床技術不斷更新,因此,相應的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資源也應定期更新?,F有的數控銑床課程教材普遍落后于該學科的發展與應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需要修訂現有的教材內容,把陳舊的知識刪除,并對當下可應用的知識進行補充,再增加一些熱點知識。同時,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建立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資源庫,并實時更新資源庫,使學生可以在平臺上獲取到最新的知識信息,包括教學課件PPT、微課、視頻、動畫、題庫等,提高整個學科的專業教學質量。
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與學校系統平臺相關聯。按時上傳相關專業的課程資源。當教師在網上授課時,可以利用該系統進行在線點名,此外,師生還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進行溝通交流,對學生不懂的數控銑床的專業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平臺進行在線解疑,例如:利用線上授課軟件中的相關功能,制作空間銑床模型、利用虛擬技術為學生演示數控技術的操作方法等,更加有利于學生對普通數控銑床知識、技術的了解和掌握。不僅如此,老師還可以利用系統實施作業的批改、發布公告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這不僅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還提高了老師的工作效率和教學質量,沖破了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建立符合時代發展的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更適合于新時代學生的發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學習的自主性,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無障礙互動,以達到專業課程資源共享的目的,建立雙向教學模式。
由于普通的銑床技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綜合性,所以,應建立科學、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實踐與理論相融合的教學特點,使整個教學模式更加智能化、數字化,使學生對普通銑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得更加系統,這樣不僅豐富了人才培養模式,而且提升了數控銑床的專業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