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紅梅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元壩鎮中心小學校 四川 蒼溪 628400)
“趣味教學法”最重要的是“趣味”兩個字。“趣味教學法”能夠在遵循學生學習和成長規律的情況下,通過采用多種多樣的語文教學方式使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尤其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當中,還普遍的存在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任務的壓力之下往往都會采用傳統的教師死教,學生死學”的教學方式,學生無法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在學習當中容易發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嚴重的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的想象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1 課堂導入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對于本節課將要學習的知識點的好奇心,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材(部編版)當中有一章節是專門對中國的傳統習俗進行介紹。那么在課前,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前交流的形式讓同學們對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進行介紹,之后給予每個學生足夠多的發言時間,并且在學生發言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不同地方對于長輩的稱呼有什么不同呢?地域差異對于節日風俗的影響有哪些?等等。通過提問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情景導入環節認真仔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注重課堂導入應當成為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的教學方式。
2.2 創新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感基礎和內在動力,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當中,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幾率也比較小,這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對的。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注重教學模式的轉變,以興趣為引導,激發學生想要表達的欲望,促進其對課堂的積極參與,在師生良好互動的氛圍中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一次作文課上我要求學生以家鄉的某一風俗習慣為主題寫一篇作文表達自己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題目自擬。在開始寫作之前,我先讓同學們仔細的回想一下自己的家鄉有哪些風俗習慣,在讓學生進行了短暫的準備之后輪流到講臺上講述自己所準備的內容,然后在演講結束之后其他同學可以進行評價與補充,學生對于別人提出來的疑問要進行解答。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可以與同學進行充分的互動,不僅能夠為自己的寫作補充和積累相關的素材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想要展示自我的欲望。
2.3 在閱讀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也是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小學生正處在智力等各項能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通過閱讀能夠增強小學生的想象力,使小學生在閱讀中能夠產生與書中的人物感同身受的效果,進而促進對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教師和家長應該共同為學生創造出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拓寬小學生的閱讀的范圍,幫助孩子在閱讀中成長。
“寓教于樂”是眾多教育家都提倡的一種教育理念,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進行充分的挖掘,能夠有效的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有利于學生對于小學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對于促進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增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應當積極推動趣味教學法的運用,積極推動素質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施行,共同努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