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金憲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海校街道中心學校 貴州 遵義 563200)
小學語文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探索,思考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是想要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有所收獲,接受群文閱讀,不再為閱讀苦惱,而是成為閱讀的征服者,在閱讀的世界中馳騁,贏得成功的掌聲。
所謂群文閱讀,就是多文本閱讀,相對于單一文本閱讀而言。這里的群文是按照一定的原則組合而來的,不只考慮到文本的技巧和特點,還有內容表達以及人文內涵等,從而形成結構化的互文整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圍繞著議題展開探索交流活動,最終獲得有效的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這種模式在我國被提出以后,就得到大力的推廣應用。
經過分析觀察可以發現,群文閱讀具有明顯的優勢。首先,多文本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豐富認知視野。學生需要具有豐富的閱讀量,這是新課標的明確要求。課本教材提供的文本相對有限,而且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有效落實方面會遇到很多問題。群文閱讀有效地把課內課外閱讀結合起來,為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供和創造各種條件。其次,群文閱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群文閱讀的文本組合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是按照一定的議題展開的探究活動。在這種針對性的訓練活動中,學生在豐富的文本內容中,可以進一步深化閱讀感悟和展開全面的歸納分析,提高知識整合能力,強化整體思維模式,從而實現閱讀能力地不斷進步。而且多文本的閱讀量也在無形之中強化了學生的閱讀速度,提升思維的靈活敏捷性。
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好群文閱讀,教師首先要在文章的選擇上下功夫,明確教學目的,保證所選擇的文章具有統一性。群文閱讀并不是簡單的文章堆砌,而是有條理有規則的文章體系構建,其強調的所選擇文章組之間的整體性。然而一些教師在教學時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只是簡單地將文章進行了堆積,這不僅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平白讓學生增加了學習負擔,影響到了學生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師在選擇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文章之間的相關性,讓群文閱讀的效果真正發揮出來。
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再選擇幾篇關于成語的小故事:《刻舟求劍》《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通過這些有趣的故事,學生既可以體會故事包含的哲理,還能學習到成語,積累自己的詞匯量,而且能夠對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產生崇敬感。當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找幾篇關于成語的小故事,然后在課堂上展示,這樣能夠大大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好群文閱讀,教師還要明確教學的目的性,并從這一點出發進行教學。群文閱讀所提倡的文章組是建立在某一特質的統一的基礎上的,而這種特質則取決于教師想要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什么,也就是教學的目的性。通過文章的閱讀,教師想要培養的究竟是學生對這一類文章文風的把握,還是學生對事物的某一種的描寫方法的了解呢?只有事先明確了目的,選擇出來的文章之間才能起到良好的相互促進的效應,也才能真正發揮出群文閱讀的優勢。
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好群文閱讀,教師也要舉辦一些學生讀后感交流會,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從群文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收獲。群文閱讀的模式使得學生閱讀了更多的文章,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想法。然而,由于學生的能力問題,這樣的文章認知往往是不全面的;而文章的數量也使得教師不可能一篇一篇地進行詳細講解,那會耗費教師大量的精力。因此,教師可以在進行群文閱讀后舉行一個讀后感交流會,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從閱讀中得到的收獲。這樣一來,學生們在交流中也就了解了其他學生的獨特看法,再經過教師的綜合就能夠形成比較完善的文章認知。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完成五年級語文上冊《少年中國說》閱讀時可以同時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本文講述了什么”,并結合現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今年全國人民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大背景,向學生講述新中國成立以后所遇到的艱難險阻,是歷經了多少風風雨雨,才能夠走到今天的地步,中國人民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然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自己在閱讀文章之后的感悟寫下來,形成讀書筆記。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的閱讀印象更加深入,而且還能鍛煉自己有感而發的能力,最終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總之,群文閱讀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有利于學生閱讀素養的發展和進步。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認真分析學情特點,科學采用這種教學形式,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為學生的長遠學習和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