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薇
(四川省成都市禮儀職業中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合作學習模式課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能力。
合作學習主要就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在課堂上對知識主動地進行探索和學習,這樣的學習形式是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推進而產生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如今,我們的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依賴教師進行新知識的傳授,而是強調要讓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隨之產生,成為當今教育教學中的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各類英語知識點的理解,傳統的英語課堂主要是依靠教師對英語文本、語法等進行系統講解,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非常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發揮自身的能動性主動進行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直接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想法,然后小組成員之間的想法互相滲透,幫助學生從多個方面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提升個人聽說讀寫能力。這樣的合作意識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1],合作能力是現代人才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單靠單打獨斗是走不遠的,因此在高職英語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2.1 根據學生情況,合理進行小組劃分。要想在高職英語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就應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將學生做好小組劃分。教師在進行小組劃分時一定要根據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習慣等因素進行綜合性地考慮,確保每個小組的英語實力都比較平均,每個小組都有英語能力較強和英語能力稍差的學生,這樣學生才更有動力進行小組交流合作,如果小組之間的實力懸殊過大,那么實力較差的小組缺乏合作的興趣,小組之間合作學習效率相差過大,不利于教師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2]。在進行小組劃分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綜合情況,將學生分為六個層次,每個小組的成員都來自這六個不同的層次。這樣的小組劃分才是有效的,可以幫助合作學習模式的順利展開。
2.2 創設問題情境,引入“合作學習”。在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上,英語教師可以首先通過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學生借助微課視頻對課堂新授的知識進行初步學習和掌握,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學生可以首先獨立進行思考,產生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再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在小組探索的過程中直接交流自身的看法和見解,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加深對英語文本、語法等知識點的理解,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協作能力。
以高職英語基礎教程1中Unit1中的時態內容為例,這一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理解過去完成時、現在完成時、將來完成時、現在進行時等幾大類基本的時態形式。時態一直都是英語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塊,也屬于教學的一大難點。教師可以首先通過微課視頻讓學生對這幾類基礎的時態有所了解,然后向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觀看完上面的微課視頻,相信大家已經對這幾類時態有了基本的了解,請大家思考每種時態在什么樣的形勢下可以使用?每種時態的結構是什么?”這樣通過提問,教師可以引發對時態的運用和結構進行思考,然后再進行小組交流討論,互相進行探討。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充分融入討論之中,加深對不同時態的了解和掌握。
2.3 堅持師生互動,適當進行引導。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學生內部,了解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在集中講授時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答疑解惑,提升課堂教學效率[3]。而且教師在教室巡視的過程中應該適當地引導學生思考,適當轉變學生探討的方向和思維模式,而不是高高在上地直接告知學生答案。這樣的師生互動可以很好地提升合作學習的效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可以更好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而且在教師講解知識時應該不斷與學生進行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接受情況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
在高職英語課堂上引入合作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個人自學能力,從而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地對課堂上的英語知識進行探索和深入研究,加深知識的掌握情況。高職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充分將合作學習模式引入自己的英語課堂上,創新教學的手段和策略,這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構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