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蘭
(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可以有效的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對課內閱讀的不足進行補充。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提出與發展,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課內閱讀能力,還要有效的進行課外拓展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充分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在教學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加以正確引導,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構建高效的閱讀課堂。
隨著全民閱讀時代的到來,在小學階段開展課外閱讀,可以有效的促進閱讀社會的推動與發展。因為讀書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同時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內在推動力量。所以需要在小學階段中開展課外閱讀。其次,開展小學課外閱讀還可以改變現階段小學閱讀現狀。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對于閱讀理解知識不夠透徹,對于閱讀的積極性不高,而通過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閱讀當中,同時還可以通過各種閱讀渠道來增強閱讀的趣味性。最后,開展課外閱讀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奠定良好的語文學習基礎,更能從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當中可以了解國內外名著作品,從中提高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1 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課外閱讀氛圍。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很少涉及課外閱讀。所以,學生的課外閱讀意識不高。這時就需要教師積極地改變教育觀念,對課外閱讀進行良好的滲透,同時要為學生營造課外閱讀氛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閱讀活動當中。所以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的共同重視。[1]例如:在學校方面可以設立圖書角,讓學生可以隨時能夠進行課外閱讀,并且要開展相應的閱讀活動;而對于教師而言,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滲透課外閱讀,在課前向學生介紹和展示課外閱讀讀物,進行良好的閱讀預習活動;而在家長方面,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當中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拓展,比如訂閱報紙雜志等,在潛移默化當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這些方式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氛圍。
2.2 利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當中多媒體教學受到了老師的廣泛關注。通過現代化教學設備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到課外閱讀當中的深刻含義以及具體寫作背景,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章背后的感情色彩。[2]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草船借箭》的過程當中。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放映關于三國演義的相關視頻以及草船借箭的圖片等,讓學生可以了解到相關的歷史背景,學生對于影視片段的內容非常感興趣,這時就需要老師要積極滲透課外讀物,讓學生可以真正去閱讀《三國演義》并從中找到課文內容與名著之間有何區別,進行比較閱讀,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3 定期開展課外閱讀的學習活動。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需要教師不斷的豐富教學資源,通過開展多樣性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當中。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所感,并且可以在活動當中學習到閱讀的相關之技巧。[3]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猴王出世》時,老師可以根據《西游記》為題目讓學生講述自己對于故事的理解與感受,在交流過程當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也可以組織朗讀比賽等、讀書成果展示的方式,讓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興趣。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從而提高其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保障。同時也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個性化發展。所以需要學校、家長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從而提高語文綜合素養。老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同時要利用現代化技術,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另外還要定期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保持學生的閱讀習慣;將課內外閱讀有效的結合,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