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學平
(吉林省農安縣農安鎮濱河潘家嶺小學 吉林 農安 1302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而校園正是為社會輸送人才的主要陣地。語文這門課程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關鍵工具,而傳統的教育模式很難跟上當前社會發展的節奏,需要我們教師創新和優化教學模式,基于核心素養的理念下構建高效課堂勢在必行。[1]
我們開展小學語文的教學工具主要就是教育部所提供的教材,而教材中所收錄的內容包含了非常多的精美語言,鑒于此,我們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這些精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構建高效課堂做好鋪墊。[2]比如,在教學《觀潮》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來輔助高效課堂的構建,讓學生通過視頻的觀看充分感悟潮漲潮落的狀態,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對課堂所學內容產生感情基調,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自然能夠將自身感情融入進其中,當學生閱讀完這篇課文之后在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這篇課文中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色呢?你們喜歡課文中的哪些景色,可以講一講自己的理由嗎?通過這種有目的性針對性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把握文中的意境情感,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語文知識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課堂所學內容,同時還能夠充分體會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與作者形成情感共鳴,最為主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發現美和審美的能力。
興趣對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這個時期的學生由于年齡原因,他們還不具備學習的概念,往往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學習一些知識,如果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他們一定會積極探究,但是如果失去了興趣那也就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直接阻礙了高效課堂的構建。語文這門課程內容有很強的故事性,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為學生創建相關教學情境,在傳授學生新知識的過程中還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融入進課堂情境之中,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與質量。[3]比如,在教學《孔子和學生》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課堂的初始階段帶領學生共同朗讀文章,當學生學會文中的施和虛等生字詞之后在為學生創建這樣的情境,由老師扮演文中的孔子,然后隨機抽選學生來扮演文中的子夏,在現文中孔子與子夏的對話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進模擬情境之中,在這樣的對話情境中引導學生梳理課文脈絡,理解課堂內容,促使學生通過師生間的對話感悟文中所蘊含的哲理,發現自身不足之處,以此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由于學生的年齡限制,他們還不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如果自主學習的話很難真正掌握課堂所學內容,那更不用說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的。因此,需要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作學習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差異劃分不同的小組,這樣可以使我們教師更好的來安排與之相關的學習任務和實踐活動,促使學生與組員更好的展開交流和思考,并且將自身不同看法大膽表達出來,形成不同思維的碰撞。比如,在教學《女媧補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講解一些自己所了解的神話故事,然后教師來做最后的總結和歸納并點評,然后在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課文內容,并思考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女媧在進行補天之前都做了些什么工作,在補天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和危險,女媧最后有沒有成功的補天,通過合作探討這些問題。最后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氛圍文中所包含的我國傳統精神,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學習。另外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自己所喜歡的神話故事,閱讀完可以在課堂上為大家分享自己在故事中所理解的人文精神和哲理,或者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寫一篇讀后感。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個性品格,同時還能夠將學生的思維品質不斷提升上去。
總之,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要想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我們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創新和優化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深入理解文中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