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容 重慶城市科技學院
我國政府重視并且鼓勵民辦高校發展壯大,因此對于民辦高校給予了較多的扶持政策,直接促進民辦高校不斷壯大,然而民辦高校要想真正在發展過程中取得進步,必須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開展相應的管理活動,在抓住機遇的同時勇敢迎接各種挑戰。預算管理不夠科學合理化,必然對民辦高校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如何才能夠獲得更高的效率以及質量,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在凸顯預算管理作用的同時,解決民辦高校當前所遭遇的發展瓶頸。
在通常情況下,預算的內容主要分為對經營、財務以及資本的預算,而上述三種類別之中,經營以及財務預算與日常業務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在我國各類民辦高校的管理工作之中,經營相關的預算通常為招生、采購、薪酬、管理、經營等層面的預算,所有預算項目之間存在內在聯系,并且前后一致。財務預算有著全面性以及概括性兩種特征,運用價值反映總體的經營資本預算和業務預算所獲取的結果,在預算管理體系內部的地位尤其重要,包含了針對現金的預算,以及預計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
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將一切發展活動比喻為“方圓”,那么預算管理就是其中的“規矩”。在開展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其原則,否則將無法獲得滿意的預算結果。在預算管理之中存在兩種原則,分別為責任制原則以及剛性原則,為預算管理的順利執行提供了強力保障。在此之中,剛性原則要求在處理經濟業務的時候,應當處于計劃安排的范圍之內,不可以忽視規章制度的約束,同時還應當明確責任制度,維護預算的先行性與主體承擔責任意識,從而真正達到全方位的參與以及控制。預算管理應當與績效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做到獎懲分明,賞優罰劣。伴隨著民辦高校的管理環境不斷產生變化,所有財務指標應當不斷進行改進,從而幫助民辦高校不斷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堅持預算原則,各個部門協同努力,最終有效配置資源并合理使用。
民辦高校所開展的教學管理活動,離不開預算管理相關工作的支持,預算管理能夠提升民辦高校在教育層面的實踐管理水平,落實強化執行能力,保證所有工作內容可能夠滿足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目標,保持民辦高校戰略目標與財務目標前后一致性。由此可見,民辦高校的戰略發展目標,決定了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民辦高校的管理者應當通過開展預算管理工作,對預算目標的結果實現程度進行分析并預先計算,從而及時更正教學管理之中的問題,幫助民辦高校補齊發展短板。
在我國部分民辦高校之中,管理者忽視預算管理工作的情況依舊存在。此類管理者之所以沒有重視預算管理,是因為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認為民辦高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在預算管理方面只要按照財務管理的制度執行,高校就可以正常運轉。不僅如此,由于管理者缺失長遠眼光,缺乏以戰略導向為主導的發展意識,因此有兩種情況出現:其一,預算執行單位由于缺乏足夠的預算,為了保證預算不會超出,因此相關負責人沒有充分開展預算工作,導致預期目標無法達到;其二,由于缺失預算環節導致不必要的浪費出現,由于執行預算的部門難以對預算結果進行準確預測,因此下一個學年的預算會發生較大的波動。無論是何種行為,都會導致各個層次的預算在銜接過程中產生問題,連續性的預算管理工作難以開展。除此之外,教育部門在民辦高校和公辦高校之間設置了不同的預算要求,這也導致民辦學校在預算管理方面顯得更為松散。
部分民辦高校的管理者在制定預算管理目標的時候,通常陷入兩個極端:要么使預算位于過高的定位,導致預算編制無法執行;要么使預算編制的定位太低,導致負責預算編制的工作人員缺乏工作動力。由于預算管理的目標不符合民辦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導致相關負責人員在工作中失去積極性、主動性及驅動力。民辦高校內部的所有職能部門在編制預算計劃的過程中,出現“各人自掃門前雪”現象,整體編制較為隨意,而且沒有涉及到所有部門,缺乏部門之間溝通與協調機制,最終使資源和經費的沖突在民辦高校內部發生。
部分民辦高校在預算管理方面,并沒有建設相應的考核機制,民辦高校內部的預算管理工作變得“良莠不分”,導致預算編制的結果和預算執行的結果嚴重不符,而且沒有做到及時糾正,如果該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必然會導致預算管理無法成為民辦高校發展的硬性約束,而且民辦高校所做出的預算可能不會擁有嚴肅性和權威性。
除此之外,在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部分民辦高校只是將預算值與執行情況進行簡單的比例計算,并沒有對預算之中的差異進行深入研究,也缺失因素分析、趨勢分析、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等先進的技術分析手段,無法準確地找到產生預算差異的真正原因,無法把預算執行情況與民辦高校的經營狀況有機聯系在一起,導致績效考核體系之中存在較大的漏洞,財務工作無法對預算執行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
民辦高校的管理者應當重視預算管理工作,專門針對預算管理制定相關責任制度,從而避免預算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消極怠工、相互推諉、瞞天過海等不良現象。針對不同部門的預算職責以及預算任務,管理者應當在工作中調動所有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鼓勵工作人員在合理范圍內創新。不僅如此,應當在民辦高校之中確立目標導向,約束并激勵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行為。預算管理相關的工作,并非只是管理者的“單打獨斗”,管理者可以將日常的業務與預算管理之間進行結合,促進所有工作人員產生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
首先,民辦高校應當擁有獨立的預算管理機構。在高校內部建設獨立的、專門負責預算管理的機構,對其組織體系、工作方法等進行健全,從民辦高校的實際發展狀況入手,派遣校內院委會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機構成員,從而提升預算管理相關負責機構的地位,同時在管理層面確認權威,在執行的過程中更為堅定。
其次,對現有的預算管理機制,民辦高校應當繼續完善。預算管理工作要想在民辦高校內部順利進行,必須建設更為完善的管理機制。預算管理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有相關機制作為保障,因此必須對相應的機制進行不斷完善并優化,從而體現出預算全過程的嚴肅性以及剛性約束力。在該機制之中,應當包含財務預算編制、財務預算審批、財務預算執行、預算監督與績效考核等多個層面。
首先,在民辦高校內部負責管理經費的部門,應當在撥款的時候嚴格遵守預算內容,從而杜絕資金被挪用的不良現象,規范運用所有資金,真正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預算資金必須第一時間到位,同時也需要把好預算資金的使用關,對執行預算的全過程進行實施監督,同時定期向各部門下發預算執行結果相關報告。
其次,民辦高校內部所有的部門和處室應當落實預算責任制度,在分解預算指標之后進行分層落實,保證責任能夠落實到每個人,在強化監控力度的同時,還需要建設預算執行情況相關的分析制度,定期針對預算執行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如果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必須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督促所有部門執行,最終達成落實。
最后,不僅要做到實時對預算的管理和監督,還應當促進所有工作人員對預算產生敬畏感。在確定預算指標之后,預算指標就具備了強制性,因此所有部門必須認真實施預算指標,而且已經下達執行的所有預算,都不能再進行調整。民辦高校的所有職能部門必須對照已經確立的責任指標,不定期地進行抽查,或者對所有部門展開預算完成情況的檢查,然后進行考核與評價。針對較為重要的預算項目,必須進行全程跟蹤,密切關注實施進度和完成情況,持續考核預算計劃的完成情況并且開展持續性評價。如果有預算已經成為財務預算,但是支付手續不健全、憑證不合規,財務部門不應當進行支付。
綜上所述,我國各類民辦高等院校的職責就是提供更好的教育,通過提升自身的辦學能力而吸引更多學生前來就讀,在不斷探索發展路徑的同時,其預算管理相關工作出現一系列問題,導致民辦高校的發展遭遇阻礙,如果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必然會導致民辦高校落伍,甚至無法獲取更多財政支持。基于此,民辦高校應當在明確預算管理重要性的基礎上,運用多種類型的策略,針對問題產生的根源進行“對癥下藥”,從而使民辦高校在開展高水平的預算管理工作過程中,獲得更多發展空間,為我國社會培養出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