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西藏類烏齊縣教育局 西藏 昌都 855600)
在小學教學中,數學課程屬于基礎課程,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傳授理論知識,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合理滲透愛國情感,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堂上合理滲透愛國情感,提高其人為素養。
數學課程是探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學科,它代表著數學知識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隨著數學教育的發展,數學由單一目標轉化為三維目標,數學教育一方面要重視掌握學生的技能情況和知識情況,一方面需要讓學生能夠學會數學思維,養成對應的價值觀、情感以及態度。小學數學教師應合理挖掘教材,發揮出教育功能,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比如教師在講解《圓的認識》課程中,教學目地是讓學生能夠對圓有著正確的認知,感受圓的文化背景與發展情況。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認知情況作為出發點,開展教學講解,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畫圓活動。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操作后得到結論,同時歸納圓的本質。我國思想家墨子在兩千年前便得出結論,墨子的結論遠遠早于西方國家上千年。學生在得知教師講解的內容后,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激發出愛國情感,能夠主動探索圓的本質知識。因此,數學教師應勇于挖掘教材背后的相關知識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小學數學知識是由我國多位數學家總結經驗得來,因此教師按照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式開展教學,在無形中滲透愛國情感,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課本中的數學知識是由一代又一代的數學家通過研究得來,我國是初始數學的發源地,在世界數學研究中占據領先地位,同時涌現出多名數學家。教師可為學生闡述數學的發展歷程,從而合理的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化數學素養。比如在講解《圓的周長》時,可先為學生陳述圓周率的發展歷程。
教師也可以闡述我國數學家的成就,培養學生愛國情感。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講述我國數學家華羅庚的成就,雖然在國外獲得成就,但仍舊回到祖國的懷抱,推動祖國建設發展。又或者是導彈之父錢學森以及兩代元勛鄧稼先等。華羅庚從美國回來后,組建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為我國輸送數學人才。同時始終致力在數學研究上,將數學知識應用在工業生產中。學生通過教師講解的數學家案例,激發學習欲望,產生奮發圖強的激情。專注學習數學知識,加強學習數學的熱情[1]。
教師若想在數學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需要精心設置教學過程,實現師生互動和學生間的互動。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理論知識過于抽象,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資源中抓住細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比如教師在講解《認知面積》時,可豐富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過程,對面積含義有著正確的認知,在鞏固練習過程中也可使用課件表示中國地圖,為學生闡述我國地圖中的多個省市,讓學生選出哪個省的面積最小和最大,從而感慨我國面積幅員遼闊,使學生養成民族自豪感,堅定信念,這也是數學課堂發揮出的育人功能。因此,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應根據學生的發言培養其愛國情感。愛國主義指的是集體或個人對國家的一種支持態度,同時它也是崇高的思想品德,對于國家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從小學開始培養。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其愛國情感,倡導學生需要理性的愛國。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養成理性精神,在教學中有效地融合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從而挖掘出數學知識隱藏的思想,推動學生思維發展,使學生養成數學思維,進而構建理性的思維和精神,活躍數學知識[2]。
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人們可通過多種方式獲取信息,增加小學數學資源的豐富性。小學數學教師在網絡資源中要合理探究愛國主義教學素材,選擇典型的案例和信息,加強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通過視頻、圖片或者音頻等方式。比如在講解“數的認識”過程中,教師要從南京長江大橋出發,通過網絡查詢和南京長江大橋有關的資料,比如南江長江大橋的長度為4589米,它是我國獨立設計和建設的雙層鐵路和公路兩用橋,全程長度接近6800米。長江大橋作為旅游景點,也相繼接待國內外觀光者高達幾千萬人次,并且也要講解我國領土面積為960平方公里,幅員遼闊,植物種類豐富,人工林面積接近幾千萬公頃。教師要合理應用教學資源,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以國家為榮,調動民族自豪感,使學生有著報效國家的抱負和理想,從而更好的為祖國所服務[3]。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若想在小學課堂滲透愛國情感,則需要靈活的選擇教學內容,從而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愛國情感,優化學生道德素養,提升學生數學能力,使學生能夠樹立遠大志向,進而優化學生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