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莉
(山東省青州市海岱小學 山東 青州 262500)
傳統小學美術教學,過于注重學生美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忽視學生能力及素養的培養,沒有充分發揮出美術教學的意義和價值。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美術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工作,使學生能夠在美術學習、欣賞以及實踐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感悟,從而促進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傳統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比較疏遠,學生對教師始終存有陌生、恐懼的心理。對于心智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的小學生而言,這種嚴肅、緊張的課堂教學氛圍并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學習情感的表達。因此,想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教師應重視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以湘美版教材一年級下冊《我愛我家》課程教學為例。在導課階段,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向學生展示自己全家福照片并向學生講述自己與家人之間的趣事,也可以通過幻燈片播放的方式,與學生一同欣賞鏡頭記錄下自己與家人的快樂時光。教師以這種方式,向學生展示生活中最真實的自己,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了解自己,消除對自己的恐懼心理,另一方面利用趣味化、生活化的形式,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為后續情感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基于上述環節的鋪墊,在授課環節,教師可以提出“說說你的家庭”、“你和家人經歷過最難忘的事”等開放性討論問題,在進一步加強師生交流的同時,引導學生將課程教學內容與自身實際生活相聯系,促進學生的情感表達以及后續情感教學的開展。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并沒有開門見山地進行課程教學,而是通過生活圖片展示方式,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消除師生間的情感隔閡,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認可、信任、喜歡的“良師益友”,在構架和諧師生關系的同時,為后續情感教學奠定良好基礎[1]。
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美術表達意識的啟迪,鼓勵學生自由想象、大膽創新,打破常規思維的限制,通過用心作畫,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以湘美版教材三年級下冊《農家樂》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導課階段,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展示鄉村地區自然環境、風土人情的圖片或視頻,在拓展學生知識視野的同時,使學生從視聽感官層面,體會鄉村生活的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然后,通過“你認為鄉村的樹林是什么樣的?”、“你們體驗過農村的勞動生活嗎?”、“你認為鄉村孩子放學后會有哪些娛樂活動?”等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圍繞“農家樂”這一主題展開聯想和想象。在學生繪畫環節,教師可以通過“用你的畫筆,將鄉村最吸引你的地方描繪出來”、“怎樣才能體現出鄉村活動的樂趣呢?”等問題,引導學生用心去創作,將最真實的情感融入到繪畫作品中。在課程結束前,教師可以隨機邀請幾名學生,向同學講述自己繪畫內容并分享繪畫情感與心得,一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情感表達,另一方面促進學生間的情感分享與交流。最后,教師結合學生的表現及優秀作品,從繪畫情感的層面進行點評,進一步深化情感教育。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繪畫情感的激發和培養上,通過視聽化教學素材展示,為學生營造情感表達以及藝術創作的氛圍,再利用開放性問題做引導,將學生帶入到“鄉村生活”中,在學生內心深處激發情感共鳴,為用心作畫奠定良好基礎。最后,通過分享交流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表達和分享真實情感并結合合理化的教學點評,自然滲透情感教育,使學生在內心深處萌生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等情感體驗[2]。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美術知識與技能教育,而是“智育”、“美育”、“德育”的綜合教育,是培養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重視不同領域文化、知識的融合,在提升課程教學趣味性、多樣性、有效性的同時,給予學生更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好的完成情感教育。
以湘美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祖國在我心中》課程教學為例。在課程伊始,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兒歌《祖國多美麗》,并引導學生結合歌詞內容,表述“心目中的祖國的樣子”。然后,提出“你們還知道贊美祖國的文章、歌曲或者圖片?”討論問題,利用問題將文學、音樂等領域知識引入課堂教學中。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春望》、《出塞》等學生熟悉的愛國情懷古詩詞flash動畫,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促進學生對愛國情懷的感悟。當學生積累一定濃厚的學習情感后,教師便引導學生,結合內心真實情感,進行《祖國在我心中》相關主題的美術創作。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融入了詩歌、兒歌、多媒體等多種元素,從不同感官層面為學生營造出立體化的教學氛圍,顯著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切實提升了情感教學的效果[3]。
可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是“生本教育”、“立德樹人”、“素質教育”等先進教育理念在小學美術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體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美術教師應通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引導學生用心作畫、融合不同領域文化等措施,切實開展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