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莉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第二小學 廣東 東莞 523000)
據了解,大多數班主任最忐忑的應該就是和家長的相處了,其實與家長溝通、合作并不難,因為他們的目的和我們是一致的,就是一切為了孩子。換位思考,家長最在乎的無非就是老師是否關注關愛自己的孩子,而久居一線的班主任沒有哪一個不關愛自己的學生。但為什么家校矛盾層出不窮,常常因為一件小事就被家長投訴呢?其實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做的,家長并不知道,我們對孩子的關心家長沒有接收到,因此,我們要用行動讓我們的“愛”顯現出來,讓家長看得到,感受得到。接下來,我就以我現任班級為例,談談如何用行動獲取家長的信任。
這個班是我新接手的班級,接手前,我就聽到兩種聲音,一種是我班有許多家長很配合老師的工作,另一種聲音是我班家長很喜歡背地里搞事情,他們自己有一個群,議論老師等。聽到這些聲音,我還是比較忐忑的。但是開學一個月后,我看到了他們十分地支持我幫助我尊敬我,我感覺我和他們相處比和學生相處默契得多,我感覺我們就是一群好朋友。為什么我們能相處那么融洽呢?因為我把我做的都外顯出來,讓他們感受到我是愛孩子的,我是真心為孩子的成長著想的。
每到開學前夕,我們班主任都會進入家長群,發送一些溫馨提示,內容無非就是要開學了,要如何收心,我的這一封溫馨提示和以往的不同之處在于,內容除了收心提醒以外,字里行間傳達出來的是我很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我注重學生的精神成長,比如,我談到了我們要感恩前一任教師的辛苦栽培,我提到了孩子們所處的學習階段,以及未來兩年我們需要考慮到的升學問題等。除此以外,我給這封信加了背景圖片,看起來就顯得更莊重和用心,我想這應該也是家長對班主任的第一印象。
開學前夕,我就做了一份問卷調查,除了收集學生的基本信息以外,其中目的之一是想摸清孩子的家庭狀況以及孩子對班級的態度和觀念。從這份問卷調查中我大概清楚了哪些孩子比較積極,哪些孩子事不關己,哪些孩子對于班干部的認同比較高…還有暑假的一些情況順便可以了解清楚,比如讀了多少本書,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這些信息可以讓我對學生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根據學生的情況來確定帶班方向。如果你是家長,你應該會覺得這個老師還是有備而來的吧!
開學前一兩天,我在家長群中發布需要家長陪同孩子過來幫忙打掃課室的消息。一來看看哪些家長很支持老師的工作,二來從他們的口中進一步了解這個班的學生和家長。當天,我們班有五對母子過來,其中一對是我邀請過來的,這孩子是班級“后進生”,所以我想提前見一見。最后,來的這三個家長都申請加入班級家委會。我不僅僅是打掃衛生,我還留他們下來簡單地聊了一下:家長眼中的班級;家長對這一學期的期待;我談自己的帶班理念;就簡單地談了這幾點,但這半個小時,足夠我們走近彼此的內心了。
第一周,我讓孩子們自己選擇職位,我把最熱門的兩個職位選出來公開競選,差額選舉。班長和體育委員,讓他們寫好競選稿,第二周的班會課競選、唱票、確定人員。這時我寫了一份很嚴謹的競選公告,讓每一位家長都看到班級是如何組建起來的,體現了班干部的公平性,又體現了班級運行的程序性,家長會更放心把孩子放到這樣充滿了民主、公平的環境。
這封信有3051個字,除了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每一個字都是我自己在鍵盤上敲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是發自我的內心,所以家長孩子看完后都十分感動,還有的孩子寫信給我說,她和媽媽都看哭了。也有的家長給我回復,第一次收到老師發自內心的信……其實,我說的那些,其他班主任應該也說過無數遍了,我只是把內容整理成文字了而已。我主要談了以下幾點:關于書寫、關于閱讀、關于學習、關于家長。
剛才說的幾點都是走心的語言和文字,但是想要收服理智的家長,光靠感性是不夠的,還需要理性的數據。面對我們班孩子課堂習慣不好的問題,我希望家長能夠清楚他們的現狀,然后配合老師做工作。所以我給每一位孩子的課堂表現打了一個分數并簡單評價出現的問題。當看到這份數據,作為家長會更加信任老師,更加放心把孩子交到我們手上。
其實每一位家長找到你說明他信任你,所以我總是會不厭其煩地回復家長的信息,即使周末即使是晚上十一點,只要我沒有睡覺,我都會回復。其實這體現的是一種尊重,對方是感受得到的。其次,對學生的愛也要讓家長看得到。每次我班孩子生病回家的,我一定會晚上慰問家長,孩子有沒有好一點,家長就會打從心底尊敬我,信任我。
蘇霍林姆斯基在《給教室的建議》一書中提到:“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可見,教育離開了“家庭教育”,教育就無法達到最佳效果,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