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悅夢
(江蘇省新沂市新安小學一分校 江蘇 新沂 221400)
夸美紐斯曾經說過:“教師的嘴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產生知識的溪流?!笔聦嵣?,教師的嘴中“流淌”出來的,不只有知識,更有思想與情感,哲理與修養。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學習語言的技巧,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探究語言的藝術。在本文中,筆者結合個人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成果,針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語言的藝術展開思考,希望以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為切入點,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能力,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溝通與共同成長。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比欢澷p也需要講究方法與技巧,才能起到激勵與鼓舞對方的作用。因此,小學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運用贊賞的藝術,促進學生的成長:首先,夸到“心”里。同樣一句話,用到不同的學生身上,起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教師說:“你這次考試有進步,考了95分?!边@句話聽在上次考試成績是60分的學生心中,當然會感到自豪與欣喜,而聽在上次考試成績是92分的學生心中,則可能會感到諷刺或挖苦??梢姡處煈撫槍Σ煌膶W生采取不同的贊賞方式,爭取每句話都夸到學生“心”里;其次,夸到“點”上。教師在贊賞學生的時候,不應該泛泛而談,更不應該逢人就夸。如果教師總是用“你真棒!”“做得好!”“很不錯”這種華而不實的語句來夸獎每一個學生,不僅無法讓學生真正發現自己的長處,建立自信心和榮譽感,甚至會讓學生感到被“忽悠”或被“敷衍”,從而對教師的夸獎產生了“心理免疫”。因此,教師在贊賞學生的時候,應該盡量夸得具體、夸得真誠,爭取每句話都夸到“點”上;最后,夸到“痛”處。沒有學生能夠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他們在取得進步的同時,也必然存在諸多不足。那么,教師在什么時候指出學生的不足才是最佳時機呢?如果“單刀直入”的指出,有可能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相反,如果能夠在贊賞優點的同時指出缺點,則能夠使學生既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又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教師在贊賞學生的時候,應該爭取夸到“痛”處,使學生“痛并快樂著”。下面,筆者通過具體案例,對于贊賞的藝術進行詳細論述:
班級舉行“我愛我的祖國”詩歌朗誦比賽,同學們表現得都十分出色。在贊賞學生的時候,班主任運用到了以下語言藝術,使所有學生都受到激勵與鼓舞:首先,夸到“心”里。針對第一組別的兩名選手,教師分別對于他們的朗誦給出了以下評價:“小紅的朗誦吐字清晰、節奏流暢、聲音甜美,表現十分出色,相信她以后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主持人?!薄靶←愒诶收b過程中字正腔圓、姿態大方,很有小老師的架勢!”為什么班主任在夸獎小紅的時候,說她能成為“主持人”,在夸獎小麗的時候,卻說她像“小老師”呢?那是因為小紅的“偶像”是主持人董卿,夸她像主持人,無疑是激勵她向自己的“偶像”靠攏;而小麗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老師,夸她有老師的架勢,顯然是對她最大的肯定與贊賞。班主任出于對于學生的了解和對于語言藝術的運用,成功的使每一句話都夸到了學生“心”里,并在學生心里埋下了希望與自信的“種子”;其次,夸到“點”上。面對第二組的兩名選手,教師給出的評價分別是:“小剛的普通話十分標準,平翹舌區分準確,進步很大!”“小月的語速控制得很好,抑揚頓挫、張弛有度!”小剛與小月是朗誦基礎比較薄弱的兩個學生,他們在朗誦中需要克服的困難較多。如果教師用“流暢、自然、清晰”這種比較“模糊”的字眼來贊賞他們,并不能使他們真正理解自己在朗誦中取得了哪些進步。相反,教師用具體而直接的語言,“開門見山”的指出他們的優點,則更加能夠夸到“點”上,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進步,并樹立朗誦的自信;最后,夸到“痛”處。在評價第三組選手小非的時候,班主任給出的評價是:“小非的朗誦口齒清晰、語言流暢,如果能夠再稍微控制語速,那么這就是一次完美的表演?!憋@然,這種贊賞與忠告相結合的方式,更容易夸到學生的“痛”處,使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實現自我完善。
教育家魏書生曾經說過:“好的教師總是循循善誘,既平易近人,又使人畏懼?!弊鳛榘嘀魅?,要做到既平易近人,又使人畏懼,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掌握批評的藝術。因此,筆者建議小學班主任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運用批評的語言藝術,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首先,批評的語言要客觀誠懇。教師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最忌諱出現挖苦、諷刺、指桑罵槐等現象。班主任要想讓學生接受自己的批評并信服自己的觀點,需要在語言中做到客觀誠懇,不失公允;其次,批評的語言要婉轉巧妙。小學生的自尊心強,且自我調節和自我反思能力弱。如果教師在批評的時候語言過于直接或嚴厲,恐怕會給學生的情緒帶來影響,甚至給心理造成傷害。因此,班主任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應該盡量做到語言婉轉巧妙,既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不至于損傷學生的自尊;最后,批評的語言要催人奮進。批評,并不一定意味著要“揭學生的短處”或“戳學生的傷疤”,如果教師能夠把握語言的藝術,則可以借助批評來鼓舞人心,使學生受到批評后不僅不會沮喪氣餒,反而會更加奮進。下面,讓我們在案例中共同體會班主任工作中批評的語言藝術:
首先,批評的語言要客觀誠懇。自從小澤的家搬到郊區的別墅之后,他就經常遲到。當他遲到的時候,如果班主任諷刺挖苦的說:“住別墅了不起嗎?就可以隨意遲到?”或者說:“難道為了住得舒服就不顧學習了嗎?究竟是住得好重要還是學習好重要?”這就是典型的只宣泄情緒,不尊重事實,是錯誤的語言示范。相反,如果班主任說:“小澤,老師知道你現在住得比較遠,上學的時候需要面臨更多困難。但是,每個人學習路上都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我們被困難打敗,學習就會受到阻礙,如果我們打敗困難,學習的道路就會更加通暢。從明天開始每天早起20分鐘,努力打敗學習中的困難,好不好?”班主任的這段話中,既指出了小澤頻繁遲到的問題,也表達了對于小澤的理解與體諒,又幫助小澤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夸大事實,也沒有出言譏諷,充分體現了“客觀”與“誠懇”的批評藝術。相信小澤聽完班主任這段話,會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其次,批評的語言要婉轉巧妙。習作練習課上,其他同學都在認真寫作文,小雨卻呆呆的望著窗外,“神游”起來。此時,如果班主任直接出言打斷小雨的“神游”,則會在同學面前損傷他的自尊。相反,班主任可以說:“同學們,我們平時總說要寫好作文,就要善于觀察生活。我發現小雨剛才認真的觀察了窗外的世界,我們請他來給我們描述一下他的觀察結果好嗎?”這樣一來,不僅提醒了小雨抓緊時間完成習作,又活躍了課堂氛圍,可謂一舉兩得;最后,批評的語言要催人奮進?!皩W優生”小楠本次考試退步較大,數學僅打了87分。班主任在批評他的時候說:“我看了你的卷子,失誤都出現在‘計算’上。我不相信這是你的真實水平,下次注意檢查,讓我看到你真正的實力!”在這段批評中,教師既幫小楠分析了考試失利的原因,又肯定了他的實力,并提出了對他的殷切期待。相信在班主任充滿藝術的語言的激勵下,小楠會主動調整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成績。
此處所指的“說教”,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刻板說教”,而是運用語言的藝術,通過交流來教育學生的一種方式,我們也可以稱其為“新說教”。下面,我們對于班主任的“說教”藝術進行討論:首先,要親切的“說教”。板起面孔訓人,或者滔滔不絕“洗腦”,這都是“刻板說教”的方式,不值得提倡。在“新說教”過程中,班主任應該以尊重學生人格、傾聽學生心聲為前提,與學生展開親切而友好的交流。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于班主任的信任感,提高班主任的語言對于學生的說服力與影響力;其次,要幽默的“說教”;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曾經說過:“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因此,班主任應該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藝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并提高對于學生進行“說教”的效率;最后,要隱晦的“說教”。面對直截了當的“說教”,學生往往會在內心筑起“屏障”。因此,班主任應該以更隱性、更間接的方式來向學生說明道理、闡明事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之間接受引導與教育。下面,筆者在具體案例中針對“說教”的藝術進行詳細闡述:
最近,連任兩年班長,如今已經是畢業班的璐璐來找班主任“辭職”。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了班主任的重視。于是,班主任充分運用語言的藝術,與璐璐展開交流,并實現對璐璐的成功“說教”:首先,親切的“說教”。在璐璐辭職的時候,教師并沒有急于同意或拒絕,而是嘗試與她溝通:“怎么了,遇到困難了嗎?”“是班干部工作太繁忙,影響學習了嗎?”“是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了嗎?”面對璐璐的“反?!毙袨?,班主任并沒有急于做出判斷或發表觀點,而是通過耐心提問,了解她的想法和感受。這使璐璐對班主任敞開了心扉,并道出了辭職的原因:班里的幾個“淘氣包”嘲笑她年年參加競選,是個“官迷”;其次,幽默且隱晦的“說教”。了解了璐璐的“心結”之后,班主任也沒有急于給她講道理,而是給她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爺孫倆騎驢去趕集。一開始爺孫倆都騎驢,這時候有路人走過來指責他們太殘忍,舒服了自己,累壞了毛驢;然后,孫子走路,爺爺騎驢。這時候,又有路人過來責備爺爺,說他舒服了自己,累壞了孫子;再然后,爺爺走路,孫子騎驢。這時候,又有路人過來責備孫子,說他舒服了自己,累壞了爺爺。最后,爺孫倆都走路,你猜怎么樣?”聰明的璐璐馬上猜到了答案:“肯定有路人過來說,他們兩個太傻了,有驢不騎,累壞了自己?!惫适轮v到這里,已經不需要班主任對璐璐做更多的勸導,她已經明白:無論做什么,都會有人說三道四。如果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就什么也做不成。于是,璐璐跟班主任說:“老師,我不辭職了,我一定當好這個班長,為同學們站好最后一班崗!”看,只要教師善于運用語言的藝術,“說教”就變得不再刻板枯燥和令人生厭,反而會帶給學生很多的啟發與鼓勵。
綜上所述,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加強對于工作中語言藝術的研究與探索,以“良言”來教育學生,以“善語”來鼓舞學生,使自己的教學語言不再平淡與直白,做到“贊賞”中有創意、“批評”中有暖意、“說教”中有心意,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促進師生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