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 扎
(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卡堆鄉小 西藏 江孜 857400)
現如今,大多數小學班主任都不太重視德育教育,其原因之一是班主任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入,甚至不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確保家長始終了解學生的事情并讓學生提高理論成績。至于德育教育的不斷完善,其形式也是隨之不斷變化的,但并不能從真正的指導材料上進行創新發展。隨著社會經濟形勢不斷發展,許多學生得到家人更多的培養,但缺乏責任感意味著他們沒有良好的獨立品格,面對許多誘惑難以控制。但這同時,也往往反映了教師在課堂上開展的德育工作的效果。為防止德育教育形式單一地發展,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讓正讀書的學生能夠在學校生活中實現更高水平的德育水平。在他們離開校園后,她們有足夠抗拒誘惑的能力,也有足夠的個性去理解生活,感受世界的美好。
1.1 德育教育理念落后。在課堂管理中,班主任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教育方面,認為課堂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知識。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進行或促進德育教育是非常困難的,也無助于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新課改后,教育觀念隨之轉變了,但班級管理的作用依然是自我保守和故步自封的,德育教育仍是形式化的,故使德育教育在課堂管理中無法順利開展。
1.2 德育教育內容缺乏。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培養學生道德理解、培養道德情感、規避道德意志、踐行道德行為。然而,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這方面的教學嚴重缺乏。而且,教師不能巧妙地將教育的四個要素整合到課堂管理中,使得學生德育需求得不到滿足,內容書本化,缺乏生活化內容。班主任僅只憑自己的知識講好理論,但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1]。
2.1 運用正確的德育教育理念。首先,班主任要積極明確管理工作的目的,我們需要讓我們的學生明白我們管理他們的方向,并鼓勵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轉化傳統的班級管理理念,需要班主任從正確的方向出發,正確地與時代的需求相結合。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提供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和平臺。我們用這種方式來向學生解釋自己的管理職責和方向,更好地將課堂管理和德育理念融合起來,鼓勵班主任更好地引導學生,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與此同時,將這種理念傳遞給家長,以便學生家長積極合作并避免學生成績的過度浮動。家長和老師也要樹立榜樣,影響學生的日常思維,讓家長和老師的好習慣起到表率作用。同時,教師要積極了解不同學生的家庭情況,以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培養計劃。此外,應積極關注學生所關心的問題,并發展適用的管理理念,以便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制定更多的策略,并采取能夠真正提高技能的學習方式。因此,可以在管理過程中積極運用正確的德育教育理念。
2.2 豐富德育教育方式。班主任必須積極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背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領導方法,從學生希望的角度提出德育教育的內容。而且,教師要積極實踐更合適的教學方法,總結經驗,進行課堂教學模式上的改變,豐富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例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觀看充滿正能量的視頻,以幫助他們產生更好的情緒。另外,還可以主動組織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自己努力的價值,積極讓學生去實踐,提高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擁有這些良好的品質,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同時,豐富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技能。雖然學生各有不同,但班主任可以采用不同的領導方法,為學生提供各種德育理論知識。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加強知識的記憶,而且還主動應用在現實生活中。除此之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并加強德育教育的力度,增強對學生的耐心,使他們能夠改善日常行為并提高對德育的認識。
2.3 建設家校共同合作。家校共同合作可以加強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和習慣的更廣泛理解,這就是為什么學校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和家庭合作。學生需要進行自我管理,但我們自己對學生的了解遠不足家長了解孩子,所以,應讓家長積極參與到德育教育過程中,從而更好地教育學生。家長可以分享他們的想法和意見,讓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學生的思想轉變。通過促進三方溝通,可以使班主任能夠更加了解學生,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父母觀察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同意和班主任一起進行學生的德育教育。例如,班主任可以制定良好的學生學習計劃,并與家長合作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班主任與家長互相分享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很好地交換意見,以及時地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這可確保學生始終處于正確的發展方向,繼續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才是家庭和學校真正意義上的合作目的,讓合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2]。
也就是說,班主任首先要批判性地找到自己的問題,并不斷解決問題,從更寬廣的角度理解學生的學習變化,在管理過程中應用正確的教育方式,采取更先進的學習理念,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