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璟霞
(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大廟中學 安徽 滁州 233100)
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教師要懂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展開知識的探究,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主動學習、自主發展的意識。因此,在當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倡學生之間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一定的意義,不僅轉變了傳統灌輸式教學的不足,也促使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進步,這對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1.1 沒有合理分配小組。在英語教學中會出現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同的情況,這是非常正常的,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盡量減少學生之間的差距。很多教師在進行分組和分配任務時都出現了問題,他們的分配缺乏合理性。初中學生與其他階段的學生均有所不同,他們正值青春期,擁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時,一定要考慮他們之間的差異性。但是很多教師在分配小組成員時沒有考慮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在分組時沒有讓學生之間的特長進行互補,導致小組分組不合理。
1.2 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在小組合作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約束,導致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逐漸變得懶惰。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會進行自主學習,在其他同學進行討論時也不會參與其中,這樣失去了小組合作的意義,教師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甚至一些學生在小組中討論與學習無關的話題,還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同學,破壞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對教師教學是非常不利的。
1.3 教師盲目使用小組合作教學。好的教學方式不是不可或缺的,教師應該考慮這種教學方式是否適合班級同學。在小組合作中,每個小組都會有能力強和能力弱的同學,在討論時能力強的同學會完成大部分任務,這會讓小組合作變成個人學習,而其他同學在小組合作中沒有收獲,這與我們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很多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他們沒有考慮是否適合學生,一味地在課堂中推進合作教學,以至于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好,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我們作為教師應該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我們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前應該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制作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讓學生接受小組合作教學,我們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應該側重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
2.1 處理好學生之間的分組問題,以確保合作分組的合理性。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離不開合理的學生分組,教師必須先處理好班級學生之間的合作分組問題,才能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從而共同探究英語課程問題。因此,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以及英語學科的特點,運用以優帶差的方式,將學生進行適當地組合,使得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班級學生的學情調查,以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從而科學地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分層。然后,以合作任務為中心且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個人興趣,引導優等生與其他中等生、學困生進行合作,從而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分享學習想法、互相攻克不同的學習難題。
2.2 明確主題。所謂明確主題,指的是教學老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時,其要為小組學生的討論指明具體的方向,比如學生應當討論什么主題的內容。只有明確了學生小組討論的主題內容,學生之間才能夠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討論。有的教學老師并不為學生指明具體的討論主題,而是引導學生完全自主討論課本中的知識內容。這種方式其實也是一種討論主題的設定,只是方向不夠明確,但是對于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具有較好的幫助作用。比如在教學“Welcome to our school”一課時,教學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就學校的布局以及情況進行討論,并且還要學生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編輯,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導游介紹內容。
2.2 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時,應該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我們應該以公平公正為原則,增加評價的方式。教師可以將同學之間的競爭變得成小組之間的競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教師可以進行小組積分,將積分作為評價的依據,重點表揚積分最高的小組成員,讓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這樣可以激發他們之間的競爭力。我們還可以讓組內同學進行互評、自評,小組之間進行互評、自評。我們還可以使用自評和互評表,我們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和教學方案更改表單,對他們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對提升課堂教學的氣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和改進,以促使學生在合理的分組中,共同探究英語知識、共同完成英語課程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