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妮
(福建省南安市美林中心幼兒園 福建 南安 362300)
美術教學是農村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在這一方面的教育活動中,對本土自然資源進行科學利用,能夠建立起生活實際與美術教學之間的聯系,以此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整體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則針對農村幼兒園如何利用本土自然資源開展美術活動展開討論。
在農村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樹立起變廢為寶的思想理念,將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運用到美術課堂中,并引導幼兒科學利用此類材料進行美術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進一步豐富幼兒美術課堂,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實現幼兒美術的創新,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幼兒的創新能力。例如,教師可以以稻草為對象引導幼兒進行美術學習。稻草屬于農村常見的本土自然資源,教師可以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稻草搜集,然后將稻草制作成各類簡單工藝品,而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向幼兒逐步演示,使幼兒了解其中的過程,一邊觀察一邊學習,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利用稻草編制帽子、手鏈、裙子等。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劃分學習小組,在教師科學示范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美術制作,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幼兒進行實時指導,提出針對性建議,進而幫助幼兒完成高質量的作品,以此為幼兒帶來學習成就感,進而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另外,美術教師還可以對這一方面的教學工作進行不斷的延伸,指導幼兒樹立起變廢為寶的思想理念,使幼兒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美術,而且要能力利用各類資源進行美術創作,這對于整體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農村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對本土自然資源進行靈活應用,通過就地取材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美術學習,并通過這種方式活躍幼兒思維,為其帶來靈感,提升其審美能力,以此不斷提升美術教學質量。在此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對農村季節性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并引導幼兒開展關于四季變化的創意美術學習活動,借助不同季節中的本土自然資源,為幼兒設立相應的美術學習情境,進而高效開展學習活動。比如,在春天,教師可以以花朵為例引導幼兒進行色彩運用方面的學習,因為春天各色花朵開放,教師則可以引導幼兒利用畫筆描繪出自己眼中的畫卷,在描繪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以現實為依托,通過對各類色彩的合理運用,以此不斷提升畫作的質量。又如在秋天,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各色水果輪廓的勾勒,進并引導幼兒如何在繪畫中進行結構的合理安排,以此突顯描述對象的特點。在此基礎上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進行植物標本制作,進而幫助幼兒“留住秋天”。在這一方面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四季變化過程中的美術元素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利用各類美術元素進行學習和創作,以此不斷提升美術教學質量。而且,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各個環節的學習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自己動手的機會,充分發揮幼兒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這對于幼兒美術學習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農村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對幼兒的自由創作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這是提升幼兒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而且在此過程中還要對農村本土自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以此為幼兒提供自由創作的平臺,促使幼兒在自由創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掌握知識,以此不斷提升美術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到河邊收集各色形狀的石頭,然后發揮自己的想象,對石頭進行涂色,然后將其制作成各色工藝品,而在涂色完畢后,需要向大家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解釋說明,以此確定其美術品的價值。在這一方面的教育工作中,要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引導幼兒從最簡單的創作開始,逐步增加難度,以此逐步提升幼兒的學習效果。
在農村幼兒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要能夠借助教學評價活動及時發現其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進。為此,在階段性教學工作結束后,美術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及日常溝通中獲得的反饋信息,對其這一階段教學方法的運用進行反思,尤其針對幼兒美術學習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進一步反思這一階段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是否合理,反思其教學信息傳遞中是否存在漏洞。在發現問題后制定相應的改進方案,然后在下一階段教學工作結束后對此次改進措施的運用效果進行評估,通過這種方式,逐步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以此實現教學方法的不斷優化,這對于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農村幼兒美術教學中,通過本土自然資源的科學利用有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幼兒美術教師要樹立起科學的教育理念,對現有各色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并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引導,以此不斷提升美術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