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
(安徽省阜陽市阜陽實驗中學 安徽 阜陽 236000)
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受到推崇,得到不斷發展。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摒棄傳統教學理念的弊端,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英語知識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堅持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思想,組織各種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的實踐活動,不斷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積極性,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英語知識,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
1.1 教師缺乏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想要構建初中英語的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教師需要在充分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創新開展與組織各種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強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核心素養。但當前一些初中英語教師忽視了教學模式的創新,一味的進行灌輸教育、口頭講解,讓學生對英語單詞與語法進行死記硬背,組織學生朗讀。過于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無法使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育。
1.2 教師對學生的英語成績過分重視。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對學生的英語成績過分看重,認為只有死記硬背才能讓學生將英語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學生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成績。這一教育思想導致教師在設置教學重點時只圍繞考試,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導致學生只會“死讀書”,不能靈活運用,無法有效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高效性。同時,過于看重成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導致學生喪失英語學習的樂趣,形成惡性循環,在課堂上也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高效性[1]。
1.3 師生間缺乏有效互動。在我國以往的教育活動中,通常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絕對主體,認為只有平時保持嚴肅的狀態使學生產生敬畏才能促進學生學習,這種錯誤的認知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距離與鴻溝。嚴肅的教學狀態的確可以幫助教師樹立威嚴,產生良好的課堂紀律,但無形中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定的距離感,不利于師生間良好的溝通與互動。當學生產生疑問時,不愿意主動向教師提問,害怕遭到斥責,長此以往不僅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建立。
1.4 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較低。在初中階段,一些英語知識在生活中并不常見,加之學生尚未形成完善的英語體系,英語知識基礎還不牢固,因此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問題,對英語語法等無法快速領悟。這種情況使學生失去了課堂學習的樂趣,降低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自身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2.1 注重以生為本,創設良好交流氛圍。作為一門語言基礎學科,英語需要學生不斷進行口語交流、積極表達,而不是一味的以灌輸式教學方式來為學生填補英語知識。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初中英語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不斷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構建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交流機會,從而提升英語核心素養[2]。
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冊“My name's Gina.”這一單元時,首先教師要明確本節的語言知識目標:What’s your/her/his name? Hello. Nice to meet you. What’s her last/first name? What’s your phone number? It’s…等與語言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地用英語向他人介紹自己,并樂于與同伴交往;能正確使用問候語等。為了有效的、高效的達到教育目標,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時間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與問候相關的詞匯、句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其次,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錄音或視頻,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不斷提升他們的英語語感;最后,再將小節內容講完后,教師可以預留一部分時間,讓學生自由進行對話交流,進一步掌握本節課的口語交流重點。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與交流中,實際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開展對話,鞏固與加強所學單詞與句式,還能有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核心素養,構建更加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
2.2 運用微課教學,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今天,微課以其短小精悍、教學重點突出的特點脫穎而出,受到教師與學生雙重的喜愛。相比其他教學模式,微課可以應用于課堂的任一環節,可以在課前預習中使用,學生觀看微視頻的同時熟悉教材內容與重點,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微課可以幫助學生開拓視野,產生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后復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微課視頻鞏固本單元學過的英語詞匯、句式等,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教學知識點。同時,微課的使用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核心素養[3]。
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下冊“ I’m watching TV.”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使學生利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熟悉掌握doing homework、watching TV、cleaning、eating dinner、reading a book、talking on the phone、apartment等單詞與短語和What are you doing?I'm watching TV. What's he/she doing? He/She's reading. What are they doing ? They're watching TV.等句式和相關語法。當學生可以通過對單詞、句式、語法等內容的自主學習鍛煉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與學習能力。同時,微課可以大幅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2.3 豐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作為英語教學環節的四個步驟,聽、說、讀、寫也是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因此,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實踐,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訓練融為一體,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4]。
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下冊“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音頻,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隨后將學生科學分組,以小組教學的模式進行教材內容學習與口語交流。隨后,每個小組選出一位小組代表,讓其代表教師進行段落重點的講解,包括單詞發音、語句語義等等。在其講解過程中,如出現錯誤可由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補充或糾正,以此加深大家的印象。課后,教師可以布置小作文幫助學生鞏固今天所學內容,字數不宜過多,掌握要領即可。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核心素養,還能有效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綜上想要構建核心素養基礎下的高效英語課堂,需要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加強與學生間的有效交流,才能推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