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紅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向陽小學 廣東 廣州 510920)
微課是當前教學中比較火熱的教學模式,它的體積微小、內容微小,而且形式特殊,比較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更容易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的最長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通常都會保持在5-8分鐘之內,這種教學時間的安排也正好符合小學生的學習意識,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長。老師要充分借助微課來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更好發揮出育人的真正價值[1]。
其一,教學時間有限。在很多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每周一節信息課,有時因為假期、活動等沖掉課時,所以信息課時比較緊,而且一周一節的信息課上完后,等下周再上課,有多知識點和操作已遺忘。運用微課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和掌握知識。而且,教師運用微課教學手段的較小,不能很好地展示其教學優勢。
其二,學生之間學習差異大。每個學生的家庭條件都是不同的,而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性格特點也是不同的,所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意識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老師沒有照顧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更沒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所以造成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太大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也是高低不同[2]。
將微課應用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讓學生的知識學習方式得到改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性得到尊重和補足,更便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
2.1 微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微課導入無疑是最好的一種導入方式,它既能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還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更有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技能掌握。利用微課導入能夠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方式也會得到改善,更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致。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教學計劃。
例如,在認識“畫圖”軟件的教學時,學生需要對整個畫圖軟件中的各個內容進行了解,如果只是一味的結合課本來進行書面文字知識的學習,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無法提高。但是在微課導入中,老師可以像變魔術一樣給學生展示各種工具,在微課中,短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各種工具,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老師要精心準備備課,在微課的制作上花費精力,以便讓微課的內容更加引人注目,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3]。
2.2 微課教學,促進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微課實現自主學習,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為主充分提高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學習意識。小學生自身的學習思維較差,在合作學習中,思維能夠得到更好的轉動,更好的促進微課下的信息技術課堂,更容易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認識“WPS文字”時,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為主進行討論和分析WPS文字的知識,結合老師所給的文字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更加直觀。比起在課本上進行文字的學習,相信動態視頻下的知識學習將會更加受到學生的關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合作中觀看圖片的插入,結合這一知識就可以自主掌握文本框的插入,根據WPS文字的界面來讓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提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在合作學習下的微課教學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將會得到提升,創新意識也會得到培養。
2.3 微課復習,縮小學習差距。信息技術的知識是瑣碎的,它是由各種小知識組成的,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了WPS演示后就會忘記WPS表格的相關知識。而且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在學習新知識時,無法保證在老師“一刀切”的方式下順利掌握知識。這時,微克的作用就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利用微課構建復習體系,幫助學生復習知識的同時縮小學習差距,讓學生之間存在你追我趕的良好競爭意識,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老師將微課上傳到統一平臺中,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就可以隨時觀看,而且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進行微課觀看進行鞏固,針對復雜的問題還可以重復觀看,簡單的知識可以跳過,這對學生的復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相信在微課教學中,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
總而言之,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應用中能夠更好的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讓信息技術教學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