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祝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第八中學 新疆 哈密 839000)
高中地理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傳統高中地理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教學需求。因此,對高中地理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有效解決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效果及效率成為了廣大教師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1 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高中生的思維邏輯已經初步成熟,并且已經有了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學生的性格和智力水平各不相同。高中地理教師如果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很容易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造成班級內學生低級成績兩極分化。對于那些地理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從而對地理學習失去信心和動力。而且,單一的地理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還會降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令學生變得厭煩學習。
1.2 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學活動完全依照教材大綱開展。這種比較落后的教學觀念,使得教師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失去了高中地理教學應有的價值,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1]除此之外,盲目地追求完成教學任務,會將教師的教學內容局限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3 考評機制過于片面。部分高中地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往往會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片面的按照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這種不科學的考評機制,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阻礙了高中地理教學的順利開展,而且還違背了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要求。
2.1 善用教學輔助工具,豐富教學方式及內容。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一些地理知識僅憑教師的口頭表述,很難令學生進行直觀的理解,而且很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當善用各種教學輔助工具,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和內容,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為高中地理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帶來了便利,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地運用這些教學工具。[2]例如,在講解問題研究“南水北調怎么調”一課內容時,僅憑教師的講解與描述,學生很難理解南水北調三條線路的情境。因此,地理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衛星圖,以更直觀的形式為學生講解該部分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能利用相關的教學視頻,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和環境觀,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擴展完成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效果。
2.2 內容與實際相聯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習高中地理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讓學生明白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索欲望。例如,學習“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一課時,地理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南北方建筑物的不同特點,以此來引導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差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讓學生明白自己家的房屋為何要這樣建造。當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疑問以后,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2.3 明確地理教學意義,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高中地理教師要想更好地開展地理教學活動,一定要明確地理教學的意義,并以此為基礎來進行教學安排。其中,科學考評機制的建立非常重要,教師不應只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標準,而應該考慮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對學生全面素養的培養。這種綜合評價機制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還符合當前新課改的基本要求。[3]例如,在學期末進行學生考評時,教師根據學生整個學習期的學習狀態、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等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以此來激勵學生在下個學期更加努力,并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總的來說,高中地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通過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師需要不斷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找相應的解決對策,改善高中地理教學現狀,提高地理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出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