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要】在語文學科素養的導向下,近年高考語文的作文命題,有了一些新的命題特點:一是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強化語文學科育人功能,二是“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的結合考查,三是精心設置語用情境強化應用能力考查強化語文學科育人功能。面對新的命題特點,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課堂要轉變,要做到把握時代精神開闊學生視野和立足語文學科突出語言運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考;作文命題;課堂教學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8年版)》明確了語文學科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近年高考語文的作文命題,有了一些新的命題特點。
一、高考作文命題的主要特點
第一,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強化語文學科育人功能。近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經常通過設置典型任務,立德樹人,推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2019年高考全國卷一的作文“熱愛勞動”,直面當前學生不愿意參加勞動的社會問題,引起關于勞動的價值大討論。通過學生寫作檢驗學生對勞動的價值判斷,倡導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實現高考立德樹人的要求,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加勞動的熱潮;2020年高考全國卷一作文是“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的小故事”,作文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三人的性格特點,分析學習齊桓公的善納雅言從諫如流、管仲的當仁不讓敢擔重責和鮑叔的知人善薦,主動讓賢,進而立德樹人,指導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2021年新高考一卷作文“體育之效”,毛澤東在《新青年》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體育之效”。作文立足體育,依據體育與身體強弱的關系,肯定了體育運動,贊揚了體育精神。高考命題展示的這些優秀的中華文化,合理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語文學科育人的功能體現。
第二,“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的結合考查?!皩徝黎b賞與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體驗、欣賞、評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拔幕瘋鞒信c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的態度?!皩徝黎b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本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兩個方面,但近年高考命題更注重兩者的融合。2020年新高考全國卷二的“中華地名主持詞”,強調了行萬里路的審美鑒賞與創造和地方文化傳承與理解。材料指出,“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征、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它要求你回答,某地方給你留下的審美體驗、審美享受、文化視野和文化自信。2021年新高考二卷作文是漫畫,關于寫“人”字與做人道理。它從中國傳統的書法入手,談書法的筆劃與做人道理之間的相似點。作文題目,表面上是書法審美鑒賞的教育,內涵卻有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味道。這就要求考生要在書法審美與文化傳承之間,進行深入的兩者相似性的思考,講述你的審美體驗和文化自信,從而實現審美與文化的融合考查。
第三,精心設置語用情境強化應用能力考查。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具體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與品質,所以,高考命題更是精心設置語用情境,強化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近年高考作文更是多這種情境的列舉與考查。2015年高考,女兒舉報父親高速公路開車打電話,這是情與法沖突的情境;2016年高考,巴牚與吻的情境考查了學生的思辨能力;2017年高考考寫信,2018年高考寫時光瓶,都考查了學生的書信能力;2019年高考,“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演講稿的情境任務非常明確;2020年,全國一卷是以“如何為自己畫好像”為主題,給高一新生寫信,新高考二卷是“中華地名主持詞”,作文材料中的情境貼近生活,寫信和主持詞的寫作任務也非常明確。
二、當前課堂教學要作出轉變
在素養立意的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題的特點啟示著我們要對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作出一些轉變。
1.把握時代精神開闊學生視野
當今資訊爆炸的年代,語文課堂,目光不能再只是死死地盯在教材上,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通過《新聞周刊》、新聞時評、微信美文等,多途徑地擁抱時代,感受時代脈搏的律動。畢竟,如果清楚2017年5月曾由外國友人評選出中國新四大發明,2017年高考作文的十二個關鍵詞就容易多了;如果注意到2019年全國教育大會提倡勞動教育,就能把握到2019年的高考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了,如果知道“五育并舉”,相信對2021年考查“體育之功效”也不會手足無措。
2.立足語文學科突出語言運用
溫儒敏教授曾提到:語文課就要“聚焦語用”,“語用”就是語言運用。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所以,平時的課堂,老師要重視題目的情境任務,強調運用語文學科知識去解決問題??梢蚤_展課前演講、課后寫讀后感等,也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校園活動鍛煉語文能力,提高語文水平。當然,也不能忽視語文素養的綜合性的特點。所以,在高三復習課上,我們應該少一些做題套路,多一些深入的文本細讀。
我們相信,圍繞“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引導教學”的高考命題價值追求,語文學科素養在高考作文命題的中的落實,也必將引領語文學科素養在平時教學中的落地。
參考文獻:
[1]溫儒敏.語文課要“聚焦語用”——在濟南明湖中學的講話[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4(1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