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伊凡

【摘 要】 隨著當前初中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體育作為一門傳統學科,其教學也應順應初中教育改革的要求,結合自身特點,開發適合當代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樹立新的師生定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本文以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發展學生全面素質為切入點,來探討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通過對初中體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了解教師安排初中體育課理論與實踐的教學內容與實施教學方法現狀,找出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最后對提升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性提出整體建議。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初中? 學生? 主動參與? 策略
1. 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對初中體育課程學習主動參與性不高
興趣是指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個性傾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對體育喜愛五個程度的調查中,選擇十分喜愛學生人數的占總調查人數的26%,比較喜愛的百分比是20%,一般喜愛的百分比是30%,不太喜愛的百分比是14%,很不喜愛的百分比是10%。其中占有最高百分比的是“一般”,其次是“十分喜愛”。因此,可以說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對體育的喜愛程度整體看不是很深,這一結果也引發教學者的思考,需要從中找出學生不喜愛體育運動的原因,并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如表1所示:
目前體育課的教學方法相對簡單,僅僅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技術參照,枯燥乏味的組織形式,沒有變化,缺乏個性,導致很多學生望而生畏。學生沒有辦法在體育教學中享受樂趣,那就更沒有辦法對體育感興趣了,學生對初中體育課程學習主動參與性不高。
1.2體育教學方法過于教條,缺乏創新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初中體育課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即教師逐一傳授體育理論知識,再教學生做具體的動作,課堂氣氛沉悶,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初中體育課上,多數教師通常先講授課程的主要內容和意義,再講授具體動作。雖然一些學生對動作有一些新的想法,但沒有機會表達出來,而且教師往往將自創動作視為不規范動作。這種教學模式顯然不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也不利于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其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教學方法單一,現代教學方法的運用也存在一些不足,初中目前還沒有開展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將一套動作分解進行講解和演示,學生對體育學習缺乏直觀的感受。而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被動接受,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創造力,壓抑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2. 提升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的對策
2.1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理念
要與時俱進,積極轉變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觀念,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目標。學生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以利終身。同時,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運動能力來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合理采用教學方法,尤其在一個班級男女差異比較大的時候,教師應該采用男女分組的方式進行教學。
2.2積極創新體育教學組織方法
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啟發和指導。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賽的方式,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又可以讓他們體驗體育的魅力。加強團隊合作,互相幫助,同學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這種方法擺脫了教師的束縛,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力。另外還可以安排比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所學,既能充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檢驗學生的學習能力,創設學習情境,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優秀的體育視頻和最新的體育新聞,滿足學生課余學習的需要。教師可以在網上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課后鍛煉和學習。學生有效參與體育教學是指學生在促進體育教學教學組織方法的制定、執行、反饋、評估過過程中的有效參與,以此掌握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因素、了解學生的體育學習訴求,使得體育教學組織方法的制定更加精準化、科學化。
結束語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使學校體育教師充分認識到初中體育教學對初中生的生長發育、身體機能、身體素質以及專項素質發展的重要性。老師需要明確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興奮點,以此給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和運動技能的發展提供平臺,引導和激勵學生能夠全面拓寬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增.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1(16):165-166.
[2] 孫志洋.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家長,2021(10):51-52.
[3] 徐富才.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2021(1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