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艷
摘要:閱讀與寫作在小學教學中一直是密不可分的語文教學內容,閱讀可以充分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接觸更多的閱讀文本,隨后學生就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深入掌握語言結構和語言寫作技巧,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擁有更多的寫作素材來進行創作。而寫作則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將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將會擁有更為全面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只有保障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全面提高,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往往將閱讀與寫作獨立展開教學。所以在當前教學中如何優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就成為廣大教師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文將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展開探討,根據學生發展需求提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希望幫助學生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提高寫作水平。
一、在閱讀活動中引導學生積累詞句,做好寫作準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少學生在面對作文寫作時往往缺乏寫作積極性,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缺少寫作素材,沒有良好的介入手段和寫作角度。而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學生綜合文學素養的具體體現,教師應當從學生的閱讀教學入手,注重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積累詞句,并且要求學生背誦摘抄相關優美段落,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將會快速聯想到這些內容,則能夠幫助學生寫出更加優質的作文。
例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缺乏寫作技巧,語言表達不夠透徹,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我設計一個積累本,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如果遇到優美的詞句,可以將這些詞語記錄在本子上加深學生對于該段落的印象和知識累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本篇文章主要描寫了威尼斯水城的城市風光和獨特景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課文中描寫風景的段落摘抄下來。隨后讓學生來進行仿寫練習,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有關于我國江南水鄉的紀錄片或者影視作品,讓學生來對比文章中所描寫的威尼斯景色,隨后利用文章中的寫作手法來描寫江南水鄉的獨特魅力,這樣學生將會直接使用文章中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方式為學生未來的寫作奠定良好基礎。
二、在閱讀活動中激發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融入思想情感
優秀的文學作品一般會包括作者大量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感悟。所以在閱讀活動中,教師應當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對閱讀文本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產生情感共鳴。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深入解讀文章中所描繪的獨特情景,為學生刻畫生動的人物形象,幫助學生通過不同的寫作技巧來理解認識正確的情感表達措施。
例如在《落花生》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本篇課文作為一篇記敘性散文,記錄作者小時候所參與的家庭活動以及所受到的教育。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也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做有利于社會發展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同學們在生活與學習中我們還遇到哪些?人或事擁有花生的品格,能否與大家分享一下?”學生們通過教師的問題,領導就會回應自己以往所學過的名人事跡。學生的回答過程就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再一次搜索和總結過程幫助學生更為深入的理解課文,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為學生未來的寫作融入個人思想情感而奠定良好基礎。
三、加強語文口語訓練,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
語文作文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作文內容,實際上就是學生的思想內容與口語訓練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口語訓練來克服學生的語言表達障礙,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明確寫作思維和中心思想,從而提高作文寫作水平。而學生的口語訓練需要教師為學生設計特定的教學情境,教師則可以利用閱讀文本中的情景來建設口語訓練內容。
例如,在《田忌賽馬》這篇課文的教學,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隨后學生按照個人喜好來選擇田忌賽馬中的人物來進行角色扮演。學生需要自主設計角色演繹活動,讓學生能夠發揮屬于個人的獨特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情感。在學生完成角色扮演后,教師可以緊接著要求學生來進行故事的記錄寫作,由于學生剛剛經歷過角色扮演,對于故事情節的認知更為深刻,學生的記錄寫作內容將會更為深刻具體,作文寫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和訓練。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要落實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強理論知識的認知與理解,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寫作技巧和閱讀能力。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不斷優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字詞累計,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真正達到促進學生綜合文學素養提高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黎金娥.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08):6-7.
[2]王世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一)[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