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視角,針對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建設存在的問題,探索建設高水平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引導學生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為提高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厚實根基。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建設;路徑
2020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明兩年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可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倡議等戰略背景下,高職院校基于其職業化、技能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特色,已然被置頂于國家戰略之高度,服務于國家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高職人才培養特色基于其“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優勢,實施“訂單式”、“現代學徒制”等形式新穎的人才培養,達到為學生職業賦能的目標。[1]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形勢喜人,在汽車污染日益成為全球性問題的深刻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然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從國家層面來看,已經提出廢除燃油車的日程表,這對新能源汽車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設置新能源汽車專業是形勢使然、發展必然,由于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設置較多工作流程,如何培養與企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專業化、職業化、高素質人才必然是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發展的根本方向。
一、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建設的必要性審視
2021年,關于“碳中和”、“碳達峰”等概念的討論方興未艾,圍繞如何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各行各業正在尋求更好的解決碳排放問題的辦法。無疑,汽車尾氣排放是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鋰電池、石墨烯等行業發展較為成熟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普及日益提升,成為人們出行代步的重要選擇。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催生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基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行業屬性,人才培養必須要堅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方式,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故而,建設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成為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之舉,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汽車產業升級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指出:“汽車產品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并要求“堅持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教育是國之大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離不開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支撐。基于新能源汽車人才需求的技術技能要求,高職院校建設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成為培養高水平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必然途徑。
其次,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應然。近年來,職業教育在國家層面受到高度重視,究其原因,在于其人才培養的職業化、技能化、復合型等取向,極大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職業教育發展迎來春天。審視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工作,在于其“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特色,與崗位需求高度匹配。因此,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要謀勢而動、順勢而為、順勢有為,積極強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建設與行業企業發展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條件,以期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事實上,在國家層面印發的關于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文件中,都明確提出要“建設一批資源共享,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可見,建設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是實現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應然選擇。
最后,推動汽車產業升級的實然。新能源汽車融匯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變革性技術,強化汽車技術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成為推動汽車行業智能化、智慧化、互聯化的重要體現,被公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時下,各個國家為實現碳排放目標,紛紛提出廢除燃油車的計劃,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要增長動力。[2]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為歷史新高。可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為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為有效服務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必須要建設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培養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復合人才。
二、現代學徒制與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的關聯性分析
2014年8月,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由此拉開具有現代學徒制的大幕,何謂“現代學徒制”?顧名思義,即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及時將行業、企業發展的新工藝、新規范、新技術等納入到人才培養的實踐中來,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發展,使其成為“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應用型、職業化人才。從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至今,成效顯著,產生了一批本土化、特色化、項目化現代學徒制品牌,推動了高職教育的縱深發展。對于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中共中央明確提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學體系”。可見,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35”等國家戰略背景下,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是何等重要。應用型人才培養與人才培養模式高度相關,又與現代學徒制不無關系。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是具有獨立科學精神、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專業,既要培育大學生獨立的創新設計能力、厚實的科技素養,又要突出大學生職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等方面的培育。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性能要求愈發凸顯,要求高職院校必須要面向市場需求,針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模糊的情形,結合專業發展的形勢、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辦學特色等方面,確定人才培養定位,歸結到一點,就是要培育知識面寬、綜合素質強、專業應用能力強、專業洞察力強、團隊協作素養強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并將人才培養定位貫穿到專業課程教學的全過程。目前,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承擔著新能源汽車裝配、燃料電池更換檢測、新能源汽車機械總成系統裝配檢修、充電樁維護、售后服務等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任,然而,從市場對畢業人才的反應來看,存在人才能力與市場需求脫位、專業技術技能教育與產業發展落位、畢業生實踐能力弱、職業素養低等問題,要求我們必須思考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無疑,以現代學徒制為載體,強化新能源汽車人才實踐能力培養,建設高水平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將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嵌入現代學徒制中,是一批又一批環境設計方面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必將實現高職院校“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
三、現代學徒制視角下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建設的路徑探索
現代學徒制是培育高素質、應用型新能源汽車專業化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基于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以及現代學徒制實施的困境,必須要深化改革,突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積極建設高水平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對此,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以校企合作為抓手,搭建高水平實訓平臺
基于現代學徒制視角下的新能源汽車專業高水平實訓室建設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強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集中到一點,就是要對接企業,以新能源汽車企業崗位工作流程為依據,按照新能源汽車企業崗位人才需求建設實訓室,搭建實訓教學平臺,對此,要強化校企溝通協同,到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展人才需求、崗位流程等調研,了解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與崗位匹配度,針對存在的現實問題來建設實訓室,譬如:新能源汽車企業反映高職院校畢業生關于復雜電路問題解決能力薄弱、新能源汽車機械總成系統裝配檢修能力不強等問題,必須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解,并結合實訓室建設要求,突出對大學生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要適當拓寬新能源汽車實訓室建設規模,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條涉及傳統汽車制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燃料電池產業等為一體的產業鏈,從當前部分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實訓室建設的現況來看,存在設備少、設備種類不夠豐富、設備性能差等問題,因此,必須要強化校企合作,引入企業資源,強化實訓室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以期搭建高水平實訓教學平臺。[3]
(二)以信息技術為核心,構建虛擬仿真實訓平臺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涉及傳統汽車制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燃料電池產業等相關行業,在實訓室建設中,將與行業發展相關的所有設備、儀器等配齊、配足并非易事,亟需大量的資金投入,然而,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由于政府層面資金投入的相對有限,對此,可以應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構建虛擬仿真式實訓平臺,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裝配、燃料電池更換檢測、新能源汽車機械總成系統裝配檢修、充電樁維護等相關內容納入到仿真教學平臺中來,引導學生通過虛擬仿真教學平臺來進行相關技能的操練,以達到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目標。同時,在實訓室建設中,還可以通過建設智慧實訓室的方式,將新能源汽車實踐性特點嵌入到實訓教學操作系統中,具體包括動力電池和管理系統實訓臺、驅動傳動系統實訓臺、電動轉向助力?EPS?實訓臺、車身電器系統實訓臺等,針對大學生在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術技能上的短板,強化信息技術在實訓室建設中的嵌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不斷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
(三)以工學結合為依托,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基于現代學徒制視角下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建設,其根本目標就是要提高大學生技術技能,成為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對此,在實訓室建設中,還必須要突出工學結合的思路,即堅持能力本位、市場導向,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方式,讓大學生邊工作、邊學習,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那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建設校外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的方式來達成,一般而言,就是要通過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讓學生通過頂崗實習、跟崗實習、畢業見習等方式,熟悉掌握新能源汽車的各個崗位流程、職業能力,包括基礎技能、專項技能、綜合技能、拓展技能等,為期未來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磊.基于職業大賽視角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實訓室建設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1(11):254-255.
[2]張甲瑞,黃鈞浩,余海洋,稅永波.新能源汽車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1,46(10):155-157.
[3]張甲瑞,鄧長勇,湯貴庭.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實訓室建設研究——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17(15):205-207.
作者簡介:簡浩鈞、男、1986年9月、實驗員、實驗師、車輛工程。